你惊喜的发现灵感的突然造访,你坐下来,在纸上画出文章脉络图。然后,你打开电脑,开始书写。忽然你卡住了,你写不下去了,灵感忽然无影无踪。你看着写了一半的文章,觉得它简直是坨狗屎。你开始悲愤,自我怀疑,痛恨自己,你痛苦的咒骂,怀疑人生的意义,怀疑写作的意义。也许这时你会刷手机——然后你完了,灵感永远的消失不见了。如果你没有刷手机,而是选择继续干巴巴的面对冷漠的无情的丑陋的电脑,恭喜你,也许你还有机会抓住灵感的尾巴,也许没有。总而言之,你终于写完了。你长舒一口气,高高兴兴点了推送。你离开桌子,去喝了一杯咖啡,吃了一块西瓜,你还想跟谁分享一下,并在点开微信之前及时阻止了自己。你沉浸在充盈的快乐中。
带着充盈的快乐,你再次点开文章,重温这股喜悦。忽然,你仿佛从梦中惊醒。看着这些文字,你感到痛苦。你看到更多不满的地方。是的这只是一个片段,可是之前呢?之后呢?你揪着头发,苦思冥想。再次感到痛苦。这痛苦中又有一丝欢愉,因为你知道自己进步了。
你经常会在脑子里构建文章。看完一本书、一部电影、一次心理个案沟通、或者仅仅是某个灵感凸显便开始在脑子里阐述大纲、举例说明、修饰比喻、定稿。你一边洗菜一边书写,一边散步一边书写,一边发呆一边书写... ...这个过程你很畅快。基本上只要静下来,你脑子里便会开始写文章。大脑是白纸,思想是笔。
然而如果试图把这些文字写下来,就很痛苦了。因为读者不是自己,而是陌生人,压根不懂你的陌生人。你的表达不再是与自己的密语,而成了自我的剖白。你不能直接表达,得先铺垫解释,需要更改更普世的说辞,还要用一条逻辑性把这个观点串联起来,使它看起来有头有尾,以便能被读者理解。这些都使你痛苦。可是若非如此,你会怀疑自己陷入偏激的自娱自乐。
每每当你试图把脑海里某些观点写成一篇文章时,你才发现这观念如此站不住脚、经不起推敲——是的,这是你明明痛苦依然写的根本原因。当你试图表达某个观点时,你发现大脑的调皮、疏忽、粗心大意、自以为是,它就像个贪玩犯懒的小孩,浅浅的看了看某个观点就打了勾,宣布过关。这时“班主任文章”过来,举着戒尺逼迫“小屁孩大脑”重新梳理,细致表达,小屁孩大脑撒泼打滚、抵死不从。
有时,班主任会赢,有时,小屁孩会赢。班主任绝不能松懈。一旦松懈小屁孩就迅速习惯,得寸进尺,一步一步蚕食班主任的时间。日复一日,战争不断升级,班主任文章越来越强大,小屁孩大脑也越来越强壮,他们势均力敌,战斗着,撕扯着。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役。也许有生之年都不会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