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从老家过来,中午时分,我去汽车站接她。天空下着细雨,我过去时,她正站在车站的出口处,地上放着二个大袋子,里面应该装着衣服等行李吧。
我停好车,妈把袋子搬上车。车站离家不远的路程,十分钟不用就到了。
到家后,妈从行李包里陶出一袋袋干果,有桂圆、荔枝,黑木耳、香菇、百合等,一共八包,并解释说这是亮儿送我的。亮是我大哥的儿子,年前结的婚,过年买了很多的干果礼品,我们每家都有。
我说你拿去吃就好了,干嘛大老远送过来,妈说亮儿给你的就是你的。
我们一边闲聊,一边做着午饭。妈开始絮絮叨叨起来,村里的事情,左邻右舍的人情冷暖,她都要一一叙说。我也一段时间没回去了,很多邻居都差不多陌生,从妈口中,每次都能了解大概。
人老了,图个热闹吧。
每次妈的到来,我们娘俩能够说上半天,有时候,也会意见分歧,争得面红起来,不过一会儿就没事了。
妈在说邻居爱军父亲的不好,二人为了一点小事吵了起来。我劝妈道,你们都一把年纪了,还像小孩一样的吵架。爱军父亲的脾气我是知道的,坏得很,年轻时常常喝醉酒就骂人,拿爱军母亲出气撒泼,常常把爱军母亲打得重伤。爱军和姐姐二人对父亲也很不满,有一次气不过打了父亲一顿。
谁知道年纪大了,本性不改,还爱寻事生非。
我妈的脾气也是犟,到老了还是老样子,一点都不认输,少说一句不就完了。
看我又说她的不是,妈明显不高兴了,嘀咕着:“你就知道说我。”
唉,算了,我也不想惹她不高兴,毕竟她来我这里次数不多。
心想,为什么人到老了还不肯屈服呢?还要争个输赢对错。小时候,村里的人,往往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吵个天翻地覆,有时甚至大打出手,有时候是别人家的田垄过界了,东家说他的少了几厘地,西家说吃亏的是自己。一点点芝麻大的事,都能打得头破血流。
这是贫穷的年代,从贫穷走过来的农村人,眼里容不得半点吃亏。
农村人也有淳朴憨厚的时候。东家有好吃的,不忘送西家一份。谁家有了难处,大伙儿放下手头上的活,像自家事一般,不分里外的帮忙。
我妈跟村里其他人一样,有着淳朴的一面,也有爱认死理的时候。
看着她愈加衰老的面容,布满沧桑、些许狡黠的目光,真是好气又好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