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进步一点点
叶圣陶: 作文论(五)

叶圣陶: 作文论(五)

作者: 蔡沐蓉 | 来源:发表于2020-10-15 00:04 被阅读0次

八、抒情

抒情就是发抒作者的情感。我们心有所感,总要发抒出来,这是很自然的。

抒情的工作实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推断等,凡是用得到的、足以表出这一种情感的,一一抽出来,融和混合,依情感的波澜的起伏,组成一件新的东西。可见这是一种创造。但从又一方面讲,工具必取之于客观,组织又合于人类心情之自然,可见这不尽是创造,也含着摹写的意味。

抒情以什么为适当的限度呢?这不比叙述,有客观的事物可据,又不比议论,有论理的法则可准。各人的情感有广狭、深浅、方向的不同,千差万殊,难定程限,唯有反求诸己,以自己的满足为限度;抒写到某地步,自己觉得所有的情感倾吐出来了,这就是最适当的限度。而要想给人家读的,尤当恰好写到这限度而止。

抒情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如一样是哀感,痛哭流涕、摧伤无极地写出来也可以,微歔默叹、别有凄心地写出来也可以;一样是愉快,欢呼狂叫、手舞足蹈地写出来也可以,别有会心、淡淡着笔地写出来也可以

一种是强烈的,紧张的;一种是清淡的,弛缓的。

紧张的抒写往往直抒所感,不复节制,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毫不隐匿,也不改易。这只要内蕴的情感真而且深,自会写成很好的文字。它对人家具有一种近乎压迫似的力量,使人家不得不感动。

弛缓的抒写则不然,往往涵蕴的情感很多很深,而从事于敛抑凝集,不给它全部拿出来,只写出似乎平常的一部分。其实呢,这一部分正就摄取了全情感的精魂。这样的东西,对读者的力量是暗示的而不是压迫的。读者读着,受着暗示,同时能动地动起情感来,于是感到作者所有的一切了。所以也可以说,这是留下若干部分使人家自己去想的抒写方法

刘勰论胜篇秀句:“并思合而自逢,非研虑之所求也。或有晦塞为深,虽奥非隐;雕削取巧,虽美非秀矣。”

我们可以借这话来说明抒情文怎么才得好。所谓“思合而自逢”,乃是中有至情,必欲宣发,这时候自会觉得应当怎样去抒写;或是一泻无余地写出来,或是敛抑凝集地写出来,都由所感的本身而定;并不是一种后加的做作功夫。这样,才成为胜篇秀句

至于“晦塞为深”“雕削取巧”则是自己的情感不深厚,或竟是没有什么情感,而要借助于做作功夫。但是既无精魂,又怎么能得佳胜,感动人家呢?于此可知唯情感深厚,抒情文才得好;如其不从根本上求,却去做雕斫藻饰的功夫,只是徒劳而已。

取浑然的情感表现于文字,要使恰相密合,人家能览此而感彼,差不多全是修辞的效力

相关文章

  • 叶圣陶: 作文论(五)

    八、抒情 抒情就是发抒作者的情感。我们心有所感,总要发抒出来,这是很自然的。 抒情的工作实在是把境界、事物、思想、...

  • 叶圣陶: 作文论(一)

    一、引言 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因为我们作文,无非想着这原...

  • 叶圣陶: 作文论(二)

    四、组织 材料空浮与否,结实与否,不经组织,将无从知晓,这是一层。更有一层,就是思想、情感之自然未必即与文字的组织...

  • 叶圣陶: 作文论(三)

    六、叙述 要叙述事物,必须先认识它们,了知它们。这唯有下功夫去观察。观察的目标在得其真际,就是要观察所得的恰与事物...

  • 叶圣陶: 作文论(四)

    七、议论 议论的总旨在于表示作者的见解。所谓见解,包括对于事物的主张或评论,以及驳斥别人的主张而申述自己的主张。凡...

  • 叶圣陶:作文论(八)

    写作漫谈 写作的时候应该信奉“文无定法”这句老话,同时自己来规定当前这篇作品所需要的理法。一个作家在斟酌一篇作品的...

  • 叶圣陶:作文论(九)

    习作是怎么一回事? 习作是凭各人的底子,努力说好话,把它写出来。就是这么一回事。——这又是一层,属于积极方面的。 ...

  • 叶圣陶:作文论(七)

    十、修辞 修辞的功夫所担负的就是要一句话不只是写下来就算,还要成为表达这意思的最适合的一句话。如是说明的话,要使它...

  • 叶圣陶: 作文论(六)

    九、描写 我们对于一切事物,自山水之具象以至人心之微妙,时相接触,从此有所觉知,有所感动,都因为有一个印象进入我们...

  • 《文心》读书笔记

    书目: 《姜园课蒙草》;《论说入门》;夏丐尊与刘薰宇 -《文章作法》;叶圣陶-《作文论》;《修辞学发凡》 ;《唐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叶圣陶: 作文论(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em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