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开播后,看到主角是司马懿,心生好奇,就开始追剧,看完后一直觉得不过瘾。于是第二部《虎啸龙吟》,终于等来了司马懿一生劲敌诸葛亮。讲述司马懿在群雄割据混战的后三国时期实现了从辅臣到权倾大魏的后半生转变。
我觉得司马懿这一生,太波折,活得越久,越煎熬。
图片来自网络活得久,是一个人最大的优势
司马懿能有如此成就,跟他活得久不无关系。
我常常想,如果刘备能活得久一点,那么三国时的天下肯定会换一副样子。有诸葛亮这样的人襄助,何愁大事不成?
可是刘备的儿子却极度不成器。有良将扶持,还必须有明事理的主君。像刘禅这样,只会背《出师表》,而不会用的人,实在是扶不起的阿斗。
司马懿一生辅佐了魏国四代,熬死了曹操、刘备、诸葛亮、孙权。甚至熬走了魏国的几任皇帝,一直到辅佐只有九岁的曹芳。
有人说司马懿的本事,绝对无法与诸葛亮相提并论,看看《空城计》就知道。
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司马懿是个聪明人,非常自知。如果十五万大军进城生擒诸葛亮追击蜀军,则魏国西锤边境无忧矣,自然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宗亲势力庞大,怎容得下司马家。
诚然,在《虎啸龙吟》中,诸葛亮略施小计,就能让司马懿成为他的对手,也可见一斑。
不过结局正如我们所知,诸葛亮事必躬亲夙兴夜寐唯恐有负先皇,司马懿在五丈原熬死了诸葛亮。
要能等,就是等对方出现漏洞,我方有了可乘之机,有了取胜之把握,方可出手。
一个人不懂等待,不懂潜伏,是一个巨大的性格缺陷。
在《孙子兵法》中,孙子说将有五危,其中一个就是:忿速,可侮也。
脾气暴,不能忍,就容易中别人的计谋,“作之而知动静之理”,被人一“作”就暴露出弱点来,这种人不死还有天理?
过劳死的人古来有之。所以呀,该保养身体的时候,千万不要放松。千万不要你死了,你的对手还在快乐地活着。
命虽然天定,但也需要懂得珍惜。
图片来自网络他懂得隐忍
活得长久的人,必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隐忍。我觉得司马懿最大的优势,就是忍。
《军师联盟》第一季,他为了拒绝曹操的出仕邀请,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腿生生压断。能忍常人不能忍之痛,必然能承担常人所不能承受的东西。
为了得到曹操的信服,他小心谨慎地处事,不让自己太过显露才华和野心。这才平稳渡过了曹操时代,辅佐曹丕。
可是曹丕却因为他忤逆了自己,把他逐回老家。他回到老家,怡然自得地修身养性,等待下一次时机。
然后,他等来了一个更好的时机,曹丕驾崩,他成了曹叡的四大辅臣之一。
可是,曹真和曹休岂会轻易放过他,在这个曹家势力纵横的魏国,他仍旧需要隐忍。于是,在皇帝和曹休的权术下,他又一次被罢了官,闲置在家。
我觉得他和妻子张春华一起煮饭的情节,非常暖心。我也觉得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的隐忍,实在不易。
他有远大的志向,他不肯追随曹操也是如此。他不甘人下,期盼靠自己的能力有一番作为。可是,面对现实,他选择了等待。
有智慧的人,懂得如何隐忍。锋芒出鞘,太耀眼便会夭折;利剑在手,何愁没有重现天日的那一天。
韬光养晦
司马懿深知,自己的临阵机动作战能力比不上诸葛亮,但自己的粮食比诸葛亮多太多,绝不能拿自己的鸡蛋去碰对方的石头,要拿自己的石头去砸对方的鸡蛋。
这就是孙子兵法的避实击虚。
司马懿看似什么都没做,但什么都不做胜过做错举动,给对方痛扁自己的机会。
孙子兵法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这就充分强调了等待的重要性。能等待的人,就是能忍的人,司马懿能忍,所以笑到了最后。
政治
司马懿在魏明帝大修宫室之际他也加以劝谏,魏明帝驾崩后他奏请罢修宫室,雕玩物之人力,节用务农,使天下欣赖。
司马懿从寒门中提拔了邓艾、王基、州泰等人才,如虞预所说,经略之才可谓远矣
在扳倒曹爽后,司马懿或以剿杀,或以监禁的方式削弱曹魏宗室力量,为日后其子孙篡魏开晋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
推行军屯
司马懿在上邽兴屯田,京兆、天水、安南兴冶铁,穿成国渠,筑临晋坡使雍凉足足食,并有余力供给关中不足 ,后来又大兴屯田于淮北,穿广槽渠。司马懿在推广屯田,特别是军屯事业上有很大的建树。约在建安二十三、四年,司马懿由转为丞相军司马后,向曹操建议:“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曹操行之。魏国一时“务农积谷,国用丰赡。”曹魏和吴、蜀对立地带的两大军屯基地的开创,都和司马懿有关。
兴修水利
青龙元年(233年),司马懿组织兴修水利,“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收到了“国以充实”的效果。青龙三年(236年),关东饥馑,司马懿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以资救济。可见他在关中储积有大量粮食。
军事
平定孟达
司马懿击吴获胜后,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受命屯于宛,负责荆州和豫州地区的军政大事。公元227年2月,驻守新城(今湖北房县)的将领孟达有叛魏归蜀之意。孟达本为蜀将,是叛变之后归附魏国的。诸葛亮讨厌此人反复无常,有犹豫之意,在此期间消息被透露出去,于是出现了魏、蜀、吴三国争孟达之战。但反应最快的却是司马懿。从宛至新城一千二百里,至京都八百里,当时出兵需有朝廷诏书。可是,待朝廷诏书下达后再出兵,孟达及新城必将成为吴或蜀国的猎物。司马懿当机立断,同时采取三个行动,一足立即致书孟达,陈述魏朝廷对他的恩惠和信任;二是派人奏明圣上,言明出兵之意;三是司马懿亲率大军,火速登程。此时蜀吴军队尚未反应,孟达只得守城待援。魏军攻城十三日,孟达部将开城投降,魏军进城杀孟达,俘叛军万余,新城仍为魏占有。待蜀吴两军赶到之时,孟达早已成为司马懿的刀下之鬼,新城局势已被魏国牢牢控制。蜀吴两国军队,劳而无功,不战而还。
智抵西蜀
诸葛亮率十万蜀军进逼渭水。渭水北岸是良田沃土,为了不使当地入遭受更大损失,司马懿大胆地渡过渭河,背水结阵与蜀军对峙。针对蜀军远道而来,粮草运输困难的弱点,他仍采取坚守不战的策略,想通过时间的延续把蜀军消耗贻尽。两军长期相持,蜀军力量渐渐不支。诸葛亮也终因积劳成疾而病死军中。蜀将只好按照诸葛亮死前的部署,缓缓撤军退回蜀中。声势浩大的第五次北伐,就这样被司马懿拖垮了。
远征辽东
司马懿到达辽东之后,命多树旗帜于辽河南岸,虚张声势,造成准备渡河的假象,把敌人的主力吸引过来。而在暗中却将主力泛舟潜渡,逼近敌营,对敌形成包围之势。将士不解司马懿之用意,他解释说:“贼坚营高垒,不与我战,欲老我师,今若攻之,正中其计。古人云,敌虽高垒,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必救也。贼大部集结在此,则剿穴必虚。我如潜攻襄平,敌人必怀内惧,惧而求战,战则必破”。众将理解了元帅的意图,隧穿行而过,直逼襄平。敌将卑衍见魏军突然出现在其后方,果然沉不住气了,主动向魏军进攻。司马懿抓住战机,纵兵激战,三战三捷,大破辽军。辽军退守襄平,魏军乘势进逼,包围了敌之巢穴襄平。魏军攻入襄平,屠灭当地十五岁以上男丁,随后乘胜平定了辽东、带方、乐浪、玄菟四郡。是年底,辽东平定,司马懿班师回朝。
图片来自网络司马懿
司马懿曾任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抵御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谥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