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在一堂文学课上,经受了文学的洗礼后,深深地爱上了文学,并决定要以文学为事业。
他的老师斯隆敏锐地发现,他对文学的兴趣比其他学生要更大,于是帮助他学习,还帮助他成了大学老师。
自此,文学成了他内心的寄托,教书成了他生活的保障,斯通纳在这种生活中,简直如鱼得水。
斯通纳不仅用心经营着自己的文学事业,而且也不许别人污染文学的圣地。
在他工作了几年只有,出现了一个浑水摸鱼的学生。
此人,不愿意花费时间学习,但却想凭着自己导师的关系,拿到学问证书。
他的导师叫劳曼克斯,是系主任。
但是在论文答辩环节,这位同学就连最基础的问题也没回答上来,斯通纳铁面无私地否决了他。
事后,斯通纳对朋友说:“我如果让他通过,他就会成为老师,祸害一批年轻的学生。”
尽管,这件事得罪了系主任,斯通纳的课程也因此被排成了最差的,但他毫不后悔。
后来,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他舍弃了学习订好的教案大纲,改用了自己认为更加合适的大纲。
这个举动,让系主任很不满意,责令他用订好的大纲。
但是斯通纳不为所动,他的心理只有文学,只有学生,只要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方式,他才不管什么大纲不大纲的呢。
斯通纳在恶劣的环境中,一直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就像一位在风浪中的水手,一直守着灯塔一样。
虽然他没有走上人生巅峰,但是他没有被环境感染,他始终是一片赤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