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睡时被楼下几位聊天的老太太吵得睡不着,索性打开手机随意翻书看。
刚好翻到了《认知觉醒》的第二节内容:焦虑的根源。
作者在剖析了自己在36岁这年的“焦虑之战”,当然,这一年也是他的“觉醒元年”。
正因为觉醒,才发现一种从未有过的焦虑感涌在心头,那是一种想改变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想学习又觉得年纪太大的焦虑。
后来,作者决定直面焦虑,拿出纸和笔,写下自己所有的烦恼、担忧和欲望,大到人生愿景,小到10分钟后就要做的事,于是他勾勒出了焦虑的几种形式:
1、完成焦虑。因为日程安排的太满,每天都活在截止期限中,被工作赶得喘不过气;
2、定位焦虑。以为自己在一个领域占尽了先机,转头发现别人早就做出了成绩,错误的定位,让人陷入一种“来不及”的焦虑中。
3、选择焦虑。人喜欢唯一性和确定性,但我们身处信息时代,太多的不确定和多元化,让我们左右为难;
4、环境焦虑。因为家庭、工作的影响,有些事想做做不了,还有些事做得毫无意义却必须做,低效而无力感,让人抓狂。
5、难度焦虑。前进的道路总是要直面困难,但有些难度过大的东西,如果不能下决心死磕,坚持得越久,收获与付出不成正比, 就越焦虑。
总结一下,焦虑的原因其实就一句话: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
王小波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焦虑的本质,也是因为我们的欲望大于能力,又不能静下心持久改变。
说到底,焦虑就是欲望和能力之间差距太大——
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
你,中招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