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回太原,我想借暑假的机会重启retell的习惯。因为没有带很多书,还是熊自己记得家里有一本牛津六的《the shiny key》,于是就从它开始了。
说“重启”是因为我们家的retell断了有相当长时间,对于重新开始的艰难我也有心理准备。果不其然,有印象的情节、适中的长度、为数不多但比较陌生的词汇,看起来是“优势”,但同时也是问题:
熊先听我读了一遍,就觉得自己“可以了”,不想再重听,要求直接retell。可是听和理解确实不难,自己讲的时候细节差别还是挺大的——“眼高手低”的效果可想而知,一遇到记不住的词就卡壳,然后就偷懒用一些简单的表达凑意思混情节,在我看来就是“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熊宝retell第一次retell结束,我问熊:从1到10分,刚才这一遍retell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熊想了想:5分。
我:你希望自己可以做到多少分?
熊:至少要8分以上吧。
我:那你需要做点什么,就能达到8分呢?
熊:我可以再听一听录音,然后重新retell一遍。
我:你打算什么时候重听录音呢?
熊:中午吃完饭吧。
吃完中饭,我提醒他:刚才你说要再做一次retell。你是想听录音呢,还是听妈妈读一遍?
熊:我想听你读。
于是我放慢速度读了一遍,中间有几个点用提问方式重点理解。
再一次retell的效果确实会好很多,magpie,thief,medal这几个词虽然还是会不熟练,但会停下来请我提示,而不是偷懒用其他词替换了。
我问:这一次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熊:9分。然后问我:妈妈你觉得呢?
我:如果是我打的话,我打8分。
熊:为什么呀?
我:我注意到你有意识的在用书里的一些词,想不起来怎么说的时候会向妈妈寻求帮助。其中thieves发音比较难,不太准。另外还漏掉了一些细节,比如把耳环给妈妈的部分。
熊:嗯。那这样可以吗?
我:你觉得可以吗?
熊:我觉得可以。
我:那就可以啦~~
我的反思:在以往retell的时候,能打多少分、是能过还是需要再重来一次、为什么不好……这些都是我来决定的,孩子虽然也接受(现在来看,不接受也不行啊),但因为被评判(虽然妈妈的评判是有根据也基本准确的)总会有点情绪。同时我也很容易被他的状态点爆,整个过程就很难愉快(总是过一段时间就坚持不下去也就很正常了,哪怕是用了“发工资”来刺激)
本次改进的关键点:请孩子自己打分。
孩子对自己复述的怎么样其实是心中有数的。
我以往只顾自己做判断,其实是在担心如果我不指出他的问题他就不知道,就会一直这样下去——这只是我自己的假设前提,不一定是真的,事实证明压根就不是真的。
我的判断会给我和他都带来负面情绪:我觉得他不用心,感到不满意;他因为我给的评价而受到打击,关注点从“自己存在的不足”全部转向“对抗妈妈的不满”,本能的开始维护自己,没有力气也没有意愿再去想自己哪里还有待提升。
请孩子给自己打分,让他有机会不受妈妈的判断带来的情绪影响、客观的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也看到这个评价背后的不足,进而去思考该怎么改进(在情绪平和的状态下,孩子自然的就有想要变得更好的愿望)
由打分带来的:
习惯性自觉:让孩子打分只是灵光乍现随口一说,但当孩子打出5分后,接下来的开放式问题就自然而然的从嘴边溜出来;
反馈和机会:打分的结果证明孩子能够看到自己的现状和不足,对我来说,担心和紧张得以放松;对他来说,下一步的改进自然而然;
思考的机会:retell是孩子的事情,学英语是他自己的决定。当他有机会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会对自己的选择更加负责:他想拿到什么成果,他怎么来拿到这个成果,他愿意做什么来实现这个目标——这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他为此付出行动的概率就会更大;
呈现效果:拿到成果,完成复述目标,给予鼓励。
最重要的收获:
于我,是体会到信任和尊重(结果),并看到怎样做到尊重和信任(途径):度量式问题、开放式问题和成果导向的思维方式;
于孩子,是自己做判断的掌控感,发现“我可以想办法”和“我的办法可以让我做到”的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