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ose
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缺衣少食的农村,没有电,没有液化气,烧水做饭只有柴火。
记忆中,柴火的主要来源一般都是用收获粮食后,剩余的庄稼秸秆,但需先留足牛羊牲畜的越冬口粮,也就所剩无几,无法满足所需,因此,柴火也成了稀罕的东西。
那时候,孩子们课余时间,有一项家庭作业就是拾柴火。从记事起,我做的最多的家务,就是拾柴火。
拾柴火,是有学问的事情。能拾的柴火种类繁杂,时间地点也有讲究。
拿来就可以用的柴火,自然是最好的。比如,枯树枝等。这一类,每天不知道多少人在惦记着,甚至是不等落地,树上的干枝就被眼尖的人千方百计拽下,拖回家。因此,这类基本上属于可遇不可求的。我从来不敢奢望遇见。
其次,是秋季霜后的蒌蓬棵等,需要带上镰刀等工具,砍好,绳捆,搬运,回家后翻晒,码垛。这一类需要力气,技术,棵杆多带刺吓人,是大人或大孩子们才可以胜任的。我从未尝试过。
当然,也有几家合伙,男劳力们去几百里外的洼里,割没人要的芦苇矮草来做柴火。记得父亲去过一次,步行人力推车,往返半月有余,相当辛苦,这不是每一个家庭,想做都能做到的事情。
再就是串捡鲜树叶。孩子们首选的方式。我最得心应手,最爱做的也是串树叶了。
深秋最多,树叶受不了秋凉,开始泛黄时,我就开始准备专用工具了。
工具很简单。就地取材,选母亲纳鞋底用的细麻线,长长的一根。亮点是麻线两头的物件。一头拴一个小木棍做个挡头。另一头穿上个钎子,钎子是用硬的细铁丝简单做成的,把铁丝一头磨尖,一头弯成小圈再压扁,用来穿上备好的麻线。工具就做好了。
串树叶,我总是清晨赶早。第一,经过一夜的风霜,飘落下的树叶多,可以不用跑远路去寻找。第二,趁着露水沾湿,树叶软软的,串到线上随便撸,若等太阳出来,一晒树叶就干了,一碰就碎,串不了串,也不容易拖回家的。
因此,每每一大串树叶,沉甸甸的,长龙似的被我拖着回家,树叶磨地的哗啦声是最美的音乐,今天想起来依然很陶醉!母亲的赞扬声,总是在我进家门的第一时间飘过来,无论她在忙啥,总是在我的期待中如期而至。我成就感瞬间爆棚!麻利的解下一头的小棍,刷刷刷,把树叶撸到院子空地上,摊开晾晒,拿起工具一溜烟儿又跑回去了……
拾柴火的历史一去不复返!
环顾自家厨房里,电饭锅、压力锅、电饼铛、面包机、榨汁机、微波炉……做饭的家伙什一应俱全,可没有一件是需要与柴火搭伴的物件。
城市居住小区的楼房,液化天然气管道进户全覆盖,缴费充卡,打开阀门就可打火做饭。连之前结婚必备品之一的液化气罐,早已送回农村老家有些年头了。
家庭取暖由供热公司统一集中供暖。新楼房地暖管道铺设,除了卫生间有个取暖兼置物的暖气片,室内看不到其他任何的供暖设施,只需提前交足取暖费,就可温暖过冬啦。并且,免费安装了供热计量表,可根据家庭需要自行调节用量,节省的取暖费可在次年缴费时,人性化的多退少补。
现代化的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发展迅猛。回老家经常看到的场景,是父亲清理完院子,总把杂草干枝等堆起来,点火烧成灰烬,撒到菜园里做肥料。
农村作物耕种和采收全部机械化,高效经济解放了人畜劳作的辛苦。
国庆长假回老家,正赶上秋收,我和父母带着三个小孩,配合玉米脱粒的师傅,完成了满院子的玉米棒子的脱粒任务。前后耗时十五分钟,花费25元人民币加工费,完成了我小时候需要全家齐动员,忙活一冬天的“家庭作业”。忆苦思甜,让我唏嘘不已!
秸秆归田解决了农村燃烧秸秆造成的空气污染。
说到秸秆归田,不得不说说柴火惹下得那些“祸”。柴火不再是稀罕物后,立马成了人见人烦的“烂柴火”一堆,人们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是点火烧掉。
关于焚烧秸秆的利和弊,还曾引发过网络热议(在此不展开细聊)。说明焚烧秸秆问题的确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
我老家在农村,工作的县城与附近村庄农田相距不远。在此,关于焚烧秸秆,谈一下自己的切身体会。
开始是允许焚烧秸秆的。那时收获季节,到处狼烟四起,回家路上,一片白茫茫,啥都看不清;空气中弥漫着的烟味儿,呛的眼泪汪汪;晚上是不敢开窗户的,否则,就要闻着焦糊味入梦了。更惊叹的是,隔三差五的听到,谁家种了一年的庄稼没等收获,被邻居烧秸秆的一起烧了。
第二年,政府部门严令禁止焚烧秸秆,电视喇叭起劲宣传,违者罚款的条幅标语随处可见,“检查小分队”日夜巡逻,战斗在乡间的小路上。
同时,国家围绕秸秆还田等开展科学研究,出台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措施,让秸秆变废为宝,得到合理处置。
哎!都是柴火惹的祸!“烽火连三月”的日子真是不堪回首啊!
如今,生活设施电气化,安全便捷卫生,无论城市农村,足不出户实现了丰衣足食;受过穷吃过苦的老人,都在极大的满足中,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牢记拾柴火的岁月,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积极倡导年轻人要本着节约资源、珍惜财富的原则,时刻不忘节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粒粮食。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节约成为一种习惯,永远传承下去。
2017年10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