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行走,追求品质

作者: 杨爱民 | 来源:发表于2018-03-01 21:33 被阅读176次

开学伊始,学校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向内行走,追求品质》的研讨会。宗旨是:为了追求更有品质的教育,教育者需要时时反思、体察和内醒;需要专注于生命成长的人文细节;需要完善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求发言者谈两个问题:一,需要保持的方面。二,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措施。以下是我的观点。

需要保持的方面——

学校里常规的听评课活动,外出参观、取经学习等活动,对每位教师业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都效果明显,应继续保持并传承。

尤其是这两年,学校在培养教师阅读习惯,整体提升教师的知识素养方面动了很多脑筋,做了大量工作,采取多种形式鼓励老师们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比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根据每个老师的个人意愿给大家购置书籍,免费提供我们想看的书;比如,学校组织大家去阅览室边喝咖啡边阅读,给大家创造了温馨而浓郁的阅读氛围;比如,领导多次鼓励老师们不仅要阅读,还要创作,做一个有成就有底蕴的优秀教育者。我觉得,在通过激励阅读并提供读书资源从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咱们学校应该是区里所有学校中做得最好的!

还有就是关注细节,这方面几位领导都已经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引领老师们把关注细节这一原则实施到课堂教学中去,实践到与学生家长、家庭的沟通和交流中去,延伸到个人的生活习惯中去,从而使我们看到一个素质越来越高的许慎教师团队,这种气象令人振奋。

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措施——

一,搞活动不要流于形式,目标要明确,每次活动后应该看到扎扎实实的效果,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活动应该令每个孩子都受益,都有所收获,表演性质的活动不仅普及面狭窄,对全体学生也无明显触动。要让每次活动都取得想要的结果,活动就不能太频繁,大而无当,多而无效,师生疲于应付,只听命去做,就不去思考怎么做效果更好。每开展一次活动都应让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提升,而不是让大多数孩子随波逐流或成为看客。我个人认为,无论搞任何活动,都应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而不是跟风。

说到活动,有一个想法冒出来:虽然学校每学期都会依据教体局的工作计划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虽然有时一个学期里,学校也会安排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开展活动,但总觉得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似乎没有完全和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做相应的衔接,即便有衔接,但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我觉得学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就不能教条地完全围绕上级的工作安排开展教育活动。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负责其中的六年,学校可以根据六年十二个学期不同年级段孩子的特点,根据我们学校特有的资源,制定一个完整的、有科学成长依据的、每学期目标明确的、力争获得实效的、可以固定成为学校育人计划的活动方案。比如,一年级上学期新生刚入学,在这个学期集中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各种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文明修养等教育,开展相关活动,不断强化意识,使每个一年级学生在踏上学业里程之初,就把规则和修养融入到自己的做人意识中去,在他们意识里植入与社会链接的基站。人人有规则意识和行为修养,还用到了高年级天天大喊养成教育吗?哪个年级段安排阅读习惯培养主题,哪个年级段安排汉字传承主题,哪个年级段进行公德心、公益参与意识的培养,然后整个学期围绕一个主题,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把每个主题都扎扎实实地渗透到孩子不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里去。比如,五年级某学期的主题设定为开发学生创造力,那就围绕思维能力、思维模式的开发、围绕想象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活动,各种智力游戏、智力比赛、制作比赛等等的开展,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其中并不同程度地受益。以上所述其实就一个意思,教育教学活动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也不必上面计划干什么就干什么,得有学校自己模式化的、长期可行的育人计划,这个计划既要配合儿童成长阶段的特点,即科学和系统;又要实实在在地践行,每培养一种能力或素质,就把它深植于学生的血液中去,让他一生受益。十二个学期,十二个主题,对于一个孩子,就是有了十二种技能和素养傍身,能够为他开启人生的里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这样做的结果,从另一角度看,每个走出许慎小学的孩子都将与众不同,就像一个从小接受严格有素的训练、娴熟使用正确指法弹钢琴的人和一个乱弹琴者之间的差异。科学性与系统性相结合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即便只是普通人,也是高素质个体。加上天资与后天的努力,由于基础坚实,成功的机会必然更多。

二,根据之前两年带同一个班的试验和实践,我领悟到,今后的教育进程中应更多关注家长和家庭。每个学生人格里都带着家庭和父母的烙印。每位教师应分出一部分精力去研究学霸和学渣的家长及家庭,从比较中摸索出转变差生的有效方法。我们今天拯救一个品学兼差的学生,也许就为将来的社会减少一个可能的隐患。我个人觉得转变差生的工作如果从教育他的父母入手,基本上可以事半功倍的。具体做法不一,人是复杂的物种,对不同的人得说不同的话,对不同的家长得采取不同的策略。需具体情况具体处置。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那就是差生的家长都具备养育出一个差生的“资质”,他们自身的素质和他们为孩子从小营造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孩子成为差生的不幸源头。所以,教育他们,有时也是我们工作的一部分。有意识地去做这项工作,一定会有成效。当然,教育不是万能的,作为教师,我们尽力拯救每一个与完美距离太大的孩子,肯定有徒劳无功的时候,无愧于职责就好!但是,我相信,做和不做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做和很多人做也是不一样的,历史是这样创造的,奇迹也是!

以上是学期之初根据学校办学宗旨提出的一些不太成熟也比较浅表的看法。现在已经到了学期结束的时候,向内行走这一宗旨贯彻执行的方向既已明确,很多方面业已扬帆起航,那么品质是否有所改观、成绩是否卓然呢?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方面进行衡量。学校方面一直在朝着目标努力,向全社会展示着它蓬勃向上的强劲势头,它全力调动教师家长和学生甚至上级主管部门配合它的发展,完成了许多很有难度的课题和任务。

教师方面,几乎覆盖全体教师范围的学习、进修、交流、汇报活动贯穿整个学期。老师们被时刻提醒着关注课堂、效果、指标、活动总结、学情报告等量化名词,以此精进工作状态和质量。在这种精神为主导的氛围里,教师的工作高效而有序,扎实而全面,各学科各年级整体协作配合的同时有各自发展前行,每一位教师也同时在奋斗中进步和成长。

再说学生。

学校创设了条件和氛围,教师作为实际执行人恪尽职守,学生怎会懈怠,跟着引路人脚踏实地朝前走就够了。

家长们也被动员起来。家委会护学岗,为孩子们的交通安全保驾护航;演出后台,义务化妆师比谁都繁忙;微信圈里,家长们自发传播教育信息和积极能量;学校各种活动中都活跃着家长们的身影!

实践证明,目标明确,信念光明,无往而不胜!

相关文章

  • 向内行走,追求品质

    开学伊始,学校举行了一次主题为《向内行走,追求品质》的研讨会。宗旨是:为了追求更有品质的教育,教育者需要时时反思、...

  • 2018-04-20

    向内认知,向外行走

  • 2019-12-18

    向内认知 向外行走

  • 向内行走

    有些话语,明明很真,那么贴心贴肺,说出来却像赝品,即使很完美,却失了本质的原味。 有些情感,明明很厚,入了心侵了骨...

  • 向内行走

    (一)皮肤 掏出放大镜,我光洁的皮肤 还留有密密麻麻的印记 比如泪水风干后的沟壑 失望砸下的陨石坑 比如爱恨撞击出...

  • 2019-03-23

    向内认知,向外行走,祝福你!

  • 向内求己 向内行走

    生在世间,注定改变世界 通过干干净净的赚钱,实现理想,改变世界让人相信干干净净的赚钱,实现理想,改变世界是可能的,...

  • 简单生活

    简单生活,简单的幸福。 物质的追求是向外求,精神的追求是向内求。 真正的幸福是向内求。

  • 追求品质

    吉田先生所著的《吉田牧场——牛、大地与奶酪的25年》中有这么一句话:“在迷茫的时候选择较为艰苦的道路……或许看起来...

  • 向内行走1

    见众生,即见如来; 不着相,向内行走的力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内行走,追求品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awnx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