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彼此看见,彼此成全的伟大事业。
今天读了《关于爱心和童心的随想》这一篇章,我看到了支撑李镇西老师成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教师的根本原因在于李老师一直永葆爱心和童心。
他对学生的爱是发自灵魂深处的,是随时随地体现在生活和教育点滴中的。这样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震撼的,是纯粹的,也能够唤醒孩子内在的爱心。这就是心心相印的教育。而我们对学生的爱是建立在人格平等,对孩子充分尊重的基础之上的。
李老师在文章中写到我们对孩子的爱一定不要高高在上,我们要怀着一颗纯粹的心去爱每一个孩子。无关乎他们的性格、品行、家庭,当我们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爱每一个孩子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和我们产生心灵的电流,激发起他们内在的爱心和高尚的品德。
爱是我们老师最独特的人格魅力。上周上课的时候,因为每个孩子在这一次的测试中都进步了,我就在想我要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来激发起他们内在的动力,让他们知道我看到了他们每个人的进步。我给每位同学贴了一张小小的奖状在试卷上,奖状的落款是爱你的老师。当我刚开始和孩子深情告白的时候,他们还笑了起来,但是当我认真地告诉他们我是真的爱他们每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先是慢慢变得沉默了,接着我看到他们眼中燃起的光芒。是啊,我不知道家长有多久没有和孩子们说过爱他们了,以至于他们都认为我是在开玩笑,但是当我们认真和他们说起来的时候,他们都感动起来,那眼中的光芒让我看到了对生活和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
是的,每一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值得被爱。我们家长也好,老师也好,除了要在语言上表达我们对他们的爱,还要在行动上支持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关心和肯定,在心灵上常与他们沟通,让他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我想一个在爱中长大的孩子,心理上怎么会产生问题呢?
而李老师在三个故事中除了体现出对孩子的孩子,孩子们对他爱的反馈之外,我还看到了我们应该永葆一颗童心。是啊,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是孩子,我们对未来也都充满着希望和幻想,我们都曾经的青春年少和热血沸腾。当我们成年人走着走着真正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带孩子评价孩子的时候,这也成为了我们人生的悲哀。我们都忘记了我们曾经也是一个天真灿烂的孩子。
李镇西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从当老师第一天开始就永葆一颗爱心和童心,是支撑他走到现在最重要的精神力量!而童心除了要蹲下身子,平等对待孩子,我们还要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我们要学会用孩子的思维和认知去和他们沟通,这样不仅仅能够拉近我们和孩子的距离,更能够让孩子和我们产生共情,真正喜欢我们。当孩子们喜欢上我们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深处对于学校生活、班级和生命的热爱就会涌现出来。
而爱真的可以激发起一个人内心深处对生活和生命的渴望和力量。这就是教育最伟大之处,当我们用真心爱每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相信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爱,而对孩子们爱的反馈却让李老师惭愧不已,每一次他对孩子的努力付出都转化为他是在还债。是啊,教育中的感情债,这是最难还的。因为我们爱孩子,孩子们也爱我们。所以我们要全力以赴为这心心相惜的爱去学习成长,去突破自己,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孩子的一生服务。
所以我一直认为教育就是彼此的成全,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中去,真心爱每一个孩子关心孩子的喜怒哀乐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能够获得他们对我们的尊重和爱,我们更能够感受到在这样爱的交流中生命的蓬勃发展和快速成长,而这些爱的回馈也会滋养我们的生命,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想这就是教育最美好的意义所在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7355431/193061f60d5434e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