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寒暑假或是国庆回家,我妈都会不遗余力地替我规划我的未来生活。大概这不仅仅是我妈妈爱做的事,有可能是全天下的妈妈爱做的事。
我妈常和我说:女孩子找个安稳一点的工作,要我说,做个老师或者考公务员都是很好的。离家近一点,收入稳定,这样就最好了。每次我都是表面上言听计从,实际上并不想听她的话。
一
有一次和我妈去参加别人的婚礼。坐在同一桌的有一对母女,女孩穿一件白短袖,干净朴素。母亲倒是穿得鲜艷华丽。
我们和他们坐在一起聊天,那个女生已经工作,她的妈妈是一个小单位的领导,于是托关系帮她找了一个职位,也在这个单位里。每天她就和妈妈一起上下班,至于工资,在我们这个小城市也能过得挺好。
我妈听了之后十分羡慕,她和我说:你看那个姐姐,工资又多,生活也稳定,还能天天和家里人待在一起,这样的生活多好啊。
后来我和那个女生成为朋友,她告诉我,其实她一点也不喜欢她母亲给她安排的工作。这一份工作,往上看不到什么发展空间,往前看不到什么变化的可能,就是份一眼能够看到老的工作。
她说:我妈总是说女孩子别太拼命,能够稳定就好了。可我现在真的后悔当初没去努力考研,没能到大城市去拼一把。
父母常说:你还小你不懂,爸妈是过来人,知道在社会上混有多辛苦,等你出了社会就知道我们说得没错了。
父母总是希望孩子在人生路上少犯点错,他们是为了孩子好。可他们也总会把自己五十岁的心得体会强加在二十岁的我们身上。五十岁的中年人觉得稳定是种莫大的幸福,然而二十岁的年轻人真的不这么想。
谁不知道打拼就是吃苦受累,在家乡过小日子就是享福。可依然有那么多人义无反顾地远离家乡去大城市工作,即使每天加班累成狗,上下班高峰在地铁上挤到麻木,拼命工作还是买不起房。
我不想在五十岁想要稳定的时候发现自己活得庸庸碌碌,不想人到中年想要享受生活的时候却已经被一成不变的生活绑死,不想在老去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年轻时光一无所有。我不想过那种平庸的,一眼看到老的日子。
二
记得高晓松在一档文化访谈类节目中谈过一个问题,大意是这样:我们的社会发展得太快了,不管是思想还是文化还是经济,导致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认知差距放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社会里,可能是一个世纪的差距。
我曾经在地铁站里看到过一个老人,他出了站之后发现自己不该出站,于是和工作人员说,能不能把地铁票从那个出站的机器里拿出来。这当然是不行的,可那个老人就很生气,说:这放进去的东西为什么不能拿出来?
其实他已经不懂这个世界了,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还停留在过去。他觉得放进去的东西还能再拿出来,站台走错了通融一下还能进去。可进出地铁站都是机器运作,走错了不能反悔,更不能通融。地铁已经不是他理解中过去的交通车站了。
同样,我们的父母有时也像那个老人一样,在某些事情上面越来越不懂这个世界。他们不理解B站上靠着吃喝玩乐拥有百万粉丝的up主是如何生存下去的,也不觉得新媒体运营是多么靠谱的职业,更不要说开发游戏之类的工作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现在的世界冒出了许许多多不正经的事情。可事实是,这个社会的很大一部分财富都在涌向这些不正经的事情。
过去的社会发展是缓慢的,即使父母一辈不再年轻,他们也能够理解、看懂这个世界。因此当子女们准备外出谋生时,他们仍然能给出许多可靠的建议。
然而21世纪不是这样子的,我们生存的这个信息时代,动不动就日新月异改天换地。连我们这些年轻人几天不看手机都要害怕自己和时代脱轨,更何况是我们的父母呢?
这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改变了,并且已经脱离了父母一辈的理解范畴。你不知道父母的话究竟是历久弥新的警世恒言还是已经过时的无用之谈。
世上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他们希望把自己在生活里吃过的苦尝过的痛都告诉孩子,希望他们不要走弯路。然而这个时代简直是用光速在向前飞跑,他们的认知和阅历或许已经被时代抛在了身后。
三、
还记得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我考得并不好,选来选去不知道填什么志愿。我爸打电话给一个亲戚,两个人商量了一会儿然后说:你就去读个医学吧。我给你安排好了,你毕业以后回我们这里的医院来,工资一个月一两万。
我立刻反驳说:我不要读医。
我爸用命令的语气和我说:就你这个成绩,你还想挑什么?一个月一两万你以为谁都有这个机会吗?叫你去读你就去!
我没有再说话,但我敢肯定他并不知道我晕血。
其实父母有时候没那么了解我们,没有两个人是一模一样的,即使是父母和孩子。孩子长大了也会有独立于父母的自我世界,也会有自我主张,父母的安排不一定就是孩适合。
更何况,大人总对我们遇到的困难不以为意:
小孩子内向?多拉到生人面前练一练就会外向了;觉得心里忧郁?一定是你不乐观,没能力,解决不了问题;你感觉日子很苦?我们那个时候可是饭都吃不饱的,谁比谁苦啊!
不得不承认,他们考虑问题的时候真的没那么细腻,也不是那么设身处地,甚至总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别人身上。要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质,不是别人拿个东西安在你身上就能恰好合适的,还是要看自己愿意选择什么。
四、逼我们平庸的不是父母,是生活。
最近新闻说,北京的房租又涨了。听在北京工作的学姐说:本想着在北京买不起房的话,租房子总还是可以的,现在眼看着连房子都要租不起了。学姐感叹说,可能这就是北京吧。
记得有一年春节,我们几个高中老同学聚在一起,吐槽着过年时父母对我们的唠叨,其中有一个同学说:我们终有一天会被逼着回到那个小地方,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和一个得过且过的人结婚生孩子,看着自己在庸庸碌碌里一天天地发福、变老,有空的时候去广场上跳跳广场舞休闲一下。
我们谁都很清楚那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的,是荧幕上、小说里音乐中那样,在繁华都市里,蹬着一双高跟鞋,抹漂亮的口红,做一份让自己超有成就感的工作,有一个和自己灵魂相契的伴侣,累了就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一直走在文化和潮流的前列。
然而现实的都市生活是这样的:高到升天的房价令人可望而不可即,没日没夜地加班,一直等的那个对的人迟迟不出现,晚上回到自己租的房子里连孤独寂寞的感觉也没有,只觉得累到麻木,然后第二天还要强迫自己打气精神去上班。
就在这个时候许多人接到父母的电话,电话那头说:你还是回来吧,大城市再繁华也不如我们小地方安淡的日子好。你回来找份稳定的工作,结婚以后我们还能帮你带孩子,一家人呆在一起多好。
父母不忍心我们受苦受累,他们之所以在我们耳边喋喋不休地说那些我们不想听的话,是因为他们希望,在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还能有一个安稳的地方可以落脚。
而逼我们平庸的不是父母,是生活。
一开始人人都有梦想,然后大部分人努力过后觉得太累了,负担不起这里的生活了,于是选择回去过一份稳稳当当的日子。余下的那部分人,凭着自己毅力和能力闯出了一番天地。
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遵循着中庸之道,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只有少数人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过不平凡的,那些人要么是有个好家庭的人,要么是有好运气的人,再来就是万事全凭自己奋斗出来的人。
其实过小日子无可厚非,但对于那些有心想要活得不一样的人,请问问自己,究竟为什么要坚持下去,自己的梦想究竟有多大,多坚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尽了全力去拼。
五
究竟要多努力才能理直气壮地做个不听话的孩子?
认识一个高三的文科生,她的成绩很好,一直都是班里名列前茅的。明年要面临高考了,于是她的父母和亲戚都在帮她选择大学的专业,选来选去逃不过最热,门的医学法律或者金融计算机。
可这个女孩子喜欢中文,喜欢写小说。她已经出版了一部小说,还有一部在网上连载,目前是一个公司的签约作者。虽然她忙着高考,可每天还是会在网络上看到她出现,一个月当中每三天就更新一次连载,其余的时候也会管理其他人的投稿,还会做一点学校社团里的事。
我很惊讶,于是就问她:高考已经够忙了,你是怎么有时间去做这么多事情的啊?
她就给我看她的行程本:每天的计划排的密密麻麻,几点起床几点吃饭都写得很清楚,任务和计划精确到分钟,连吃饭排队的时间都要利用起来。她很轻松地和我说:只要按照行程表走就可以啦。
可我知道,要完成这样的行程,活出这样非同寻常人的人生,其实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要够自律,够坚定,够心静,还要够有执行力和激情。
我问她:你会听你家里人的话去读医学啊或者法律这些吗?
她告诉我说:我已经向他们证明了,即使我不读医,不读法,不读金融,我也不是没有出路的。
这就是不听话的底气。只有去付出了才能做出成绩,做出了成绩才能理直气壮地反驳他人。有一些人嘴上反驳父母的建议,说父母无知愚昧,可自己又过不出更好的生活,那只能叫做叛逆的青春期。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但对我而言,年轻就该出去拼一把,因为有些辛苦只有年轻的时候才能忍受,有些冲劲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拥有。
如果我真的拼尽全力了却还是一无所获,那我认输,我会回来做一个听话的乖女孩,但在那之前,我绝不会放弃。
所以未来,真的要很努力,很努力才能够有充足的底气对父母说:我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可我过得很幸福。
以上。祝大家最终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