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随笔

作者: 抗战二十年_c854 | 来源:发表于2020-04-09 11:01 被阅读0次

自19年10月团队开始敏捷,已有半年有余,在跌撞中对敏捷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看板、每日站会、迭代回顾会三者都很重要,如何有效的利用,千人千面。

那么,如何有效的组织站会呢?个人认为有一个前置要求,在站会之前,每个成员都拖动好看板中的任务,站会的目的就是对齐状态,拖动任务是一切有序开展的前提;其次,站位发言顺序也有一定讲究,人员可以按每个需求为单元划分,需求对应的测试人员在前、开发人员在中、需求人员在后的顺序发言,可以有效的发现三者之间的偏差;结合看板,每个人员对应自己的task,快速表述,绝不耽误时间;发言简要很重要,抓住重点,避免陷入细节浪费整个团队的时间,如果是需要深入讨论的问题可以会后组织关联方讨论;站会要关注计划的完成与风险,每个成员都要阐述昨天完成什么,今天计划完成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存在什么风险?

如果说每日站会是一个步伐的话,那么一次迭代是一断行程,低头赶路很重要,抬头看路更重要,迭代回顾会可以很好的解决,总结以提高,规避之前踩过的坑,调整好前进的方向。如何组织好迭代回顾会?回顾会要有组织纪律,但是氛围一定要轻松,最好是有点小零食,回顾不是问责,也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该调动每一个人都参与到“游戏”中。回顾的目的是团队成员一起开心的发现与总结上个迭代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回顾针对整个团队而不是个人,提升改进一定是整个团队的,而不是某一个人的问题;回顾要聚焦于如何提升,而不是为了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的成员应该提出相应的建议或解决办法; 回顾中发现的改进项应该量力而行,回顾会中发现的问题一定很多,成员都是基于自己的角度提出问题,项目经理需要进行统筹,要抓大放小。

我很认同“每天让项目组变好一点点”这种说法,无论你的敏捷采用的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最终都是要潜移默化中提升开发质量、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做到这一点,具体来说要做好团队服务,掌握团队成员的内心诉求,解决后顾之忧, 这一点是根本前提。创建学习型、自组织团队,在工作的过程中,鼓励成员学习,给出提升的建议,对于积极的责任心强的成员,可以让其承担更多的责任,学习和自组织的氛围将让团队进入良性循环;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这一点也很重要,大家都乐意待在团队,并且能在团队的提升中收获成就感,才能达到敏捷团队“蜂拥而上”的工作状态,效率必定会极高;

相关文章

  • 敏捷随笔

    自19年10月团队开始敏捷,已有半年有余,在跌撞中对敏捷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 看板、每日站会、迭代回顾会三者都很...

  • 敏捷随笔

    将瀑布流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换成独立的项目,迭代反馈地模块化运作。 敏捷将过程开放透明,持续改进,将风险控制到最小,...

  • 敏捷开发-随笔

    需求的定义前期不需要马上立即产出文档(特别是那些长篇大论文档),只需要BA产品经理画出草图,几行文字,5分钟口述方...

  • 敏捷团队的随笔

    在敏捷开发方面做了多年的思考,也做了很多的实践,依然困惑重重: 多团队维护一套代码如何保持代码风格 自组织的驱动力...

  • 专职做敏捷教练的这一年

    从去年 4 月份到现在,我专职做敏捷相关工作已经 400 多天了。这 400 多天发生了些什么呢?这篇随笔用来做个...

  • 《敏捷领导力手册》

    【敏捷】ORK敏捷绩效管理【敏捷】敏捷转型与内部教练【敏捷】敏捷转型的制度成本【敏捷】敏捷转型与进化战略、演进战略...

  • 【敏捷】敏捷领导力

    【敏捷】ORK敏捷绩效管理【敏捷】敏捷转型与内部教练【敏捷】敏捷转型的制度成本【敏捷】敏捷转型与进化战略、演进战略...

  • 应用架构与组织结构

    这个随笔,基于一个简单的问题:由瀑布向敏捷转变后,组织结构要变,应用架构要变,为什么呢? 保持原来的组织结构,然后...

  • 《敏捷组织转型手册》

    【敏捷】项目平衡轮与度量指标业务敏捷: 敏捷组织(赋能,小团队、可视化、快迭代) 商业敏捷/业务敏捷/销售敏捷 增...

  • 敏捷开发入门

    敏捷开发,听到这个词,想必大家也都不陌生,很多地方都在讲敏捷——敏捷实践、敏捷管理、敏捷开发等等。那他们所讲的敏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敏捷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hp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