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ACT | 敏捷教练工具箱教练技术
企业变革中不可忽略的“文化矛盾”

企业变革中不可忽略的“文化矛盾”

作者: wan9yu | 来源:发表于2015-04-18 22:17 被阅读1066次

    “永远别指望机构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所有社会变化都源于个体的激情。” ——《海豚湾》

    对于那些感受到冬天寒冷的企业来说肯定不愿意放弃生的机会。小企业很好办,船小好掉头嘛。对于人多的企业就有不同方式应对,传统企业就更为热闹一些。小企业不太会存在转型的痛苦,所以一般不会花太多时间思考转型或变革,但大企业就不得不面对这个挑战。

    他们可能会选用以下的方法和套路:

    • 寻找牛人(招聘年轻有为的领导)
    • 探寻方法论(尝试各种新潮的方法论)
    • 内部创新(鼓励内部创新)

    但是这些方法效果往往不明显,像很多方法不太奏效忽略了“人”的因素一样。企业变革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文化”的因素。

    矛盾

    对于一个初创的公司是领导力产生企业文化,而对于一个成型的公司则是企业文化产生领导力。我看到当下的大型企业文化矛盾有以下症状:

    • 企业文化追求细节控制,员工在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
    • 企业文化焦距客观事物,员工关心主观感受。
    • 企业文化看重整体性,员工看重灵活性。
    • 企业文化思考道理与逻辑,员工在感受与企业的情感关系。
    • 企业文化崇尚科学,员工崇尚体验。
    • 企业文化在期望中学习,员工在观察中学习。

    说到现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刚才的方法都不太好使了:

    • 寻找牛人(招聘年轻有为的领导)
    • 年轻领导被高速运转的系统而吸入,虽然关注于某一个方面,但整体还是受到其他领导以及企业文化的牵绊。
    • 探寻方法论(尝试各种新潮的方法论)
    • 关注员工应该怎么改,而没有关注领导或企业该如何调整以适应员工的状态。
    • 内部创新(鼓励内部创新)
    • 创新本身应该被养育和协作文化而支持的。但它会完全受企业文化所产生的领导力影响,如果企业追求控制和能力,再牛x的创新也会被扼杀。

    这种文化的不匹配还会影响企业只能招到处于未进化状态的员工(符合自己的要求,但脱离社会的大潮流),这将会大大降低企业调整的速度和效率。企业会更加的紧张,但反而会把自己文化推向极限:更加的追求细节控制,更加的关注客观事物,更加的看重整体性,更加的思考道理与逻辑,更加的崇尚科学,更加的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期望来进行学习和前进。恶性循环开始……

    希望

    我认为对于企业变革的希望有两点:个体的激情与内部持续的死亡。这两点会逐渐撼动企业文化并保证员工与企业的共鸣。

    • 个体的激情:无论体制多么冰冷严密,总有热情的个体用其特有的方式冲破体制,给出虽渺小但带着体温的你无法割舍的希望。体制看起来无处不在。但鲜活的个体也无处不在。体制严密如盾,个体灵巧如矛。想起《海豚湾》的一句:“永远别指望机构能解决任何重大问题,所有社会变化都源于个体的激情。”----程苓峰
    • 内部持续的死亡:铁板一块的企业就如同赤壁之战曹操的战船,如何能引入持续且小规模的死亡,也就会给持续且小规模的创新一定的空间。老的细胞不死掉,新的细胞就不会有空间成长。所以不要总思考我能得到什么,要思考我要失去什么。

    个体的激情会带来变革的动力,内部持续的死亡会带来变革的迭代与紧迫感。

    祝福每个大型企业在变革之路上拥有激情的死亡,也希望企业不要在泰坦尼克下沉的时候还在思考椅子的摆放问题……

    另外还送给企业一句话:你的“优势”可能在这个冬天变成你的“劣势”,永远也不要因为过去的成绩而高估自己……

    企业文化模型

    The Reengineering Alternative 1999,【图一】

    每一个企业可能会以一种文化为主,以其他文化为辅。比如下面红色的可能是一个传统企业的文化,主要是控制和能力。如果是“更传统一些的企业”的话可能就会更靠上一些。对于绿色的企业文化,更像是现在的一些新型企业,比如Facebook,Google。你也可以说绿色的部分是所谓的“敏捷”企业。我的师傅Michael K Spayd 在敏捷软件公司做过问卷调查,发现确实敏捷的企业是主要停留在协作和养育之上的。

    两种企业文化的对比【图二】

    螺旋动力学模型 更详细内容请点击这里

    当然这个模型对于企业也适用,也就是说企业、企业的领导以及员工都能在这上面找到自己的位置。

    成熟人类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延伸的、发展的、摇摆的、螺旋式的进步过程。在这过程中,不仅人类所面临的存在问题不断发生变化,人类的社会行为体系亦在发生着由旧到新、由低到高的交替与变迁。人类的心理状态变化不仅臣服于这一外部系统变化,并且以其为特征。

    在人类存在的第一个阶段,他追寻的是机械的生理上的满足感[浅褐] 在第二个阶段,他开始寻求一种生存上的安全感[紫色];此后,他追寻的是一种英雄状态以及相应得权力和荣誉[红色];厌倦了争霸,他开始渴望内心的安宁[蓝色];接着,他开始追求物质享受[橙色];然后,他又有了更为强烈的情感关系的诉求[绿色];再后来,他开始梦想个人价值的实现[黄色],以及世界大同的终极和平[青绿]。

    也许,世界大同还没有实现,他又开始向第九个阶段(追求)进发了。 当他认准追求目标、坚定地前进时,他都坚信自己即将找到答案,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每一次旅行的终点,他都是极度的惊异与沮丧,他发现每一个答案都不是他要找的能够阐释生命意义的答案, 他所到达的每一个阶段只会给他自己带来更多的不安和恐慌。 换句话说,每当他解决了一个人生问题之后,他发现又有一个新的问题已经浮现于眼前等着他去解决。 这一趟追寻之旅,是没有终点的。

    螺旋动力学模型【图三】

    螺旋动力学的五个要点

    • 人类的本性是非静止的,人类的追求是无限的。 当人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之后,人性亦随之变化,并寻求构建新的系统。 然而,旧系统仍然存于新系统之内。
    • 一旦新系统被激活,人类又开始自觉地改变其心理状态、生存规则去适应新的系统环境。
    • 人类生存于一个潜在开放的价值体系之中,与之相应的是无穷无尽的生存模式。 根本不存在一个能为人类所穷尽的终极状态。
    • 个体的人、一个组织或者完整的人类社会只能够对与我们当下生存状态相适的管理原则、动机诉求、教育制度、司法或伦理规范做出积极的反应。
    • 因为人类系统发展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这种阶段渐进和复杂性,用螺旋来描述最为形象。 螺旋的每一次上升意味着人类对于现存状态的一次觉醒和重新阐释。 人类螺旋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亦将每一阶段和生存环境下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包容进来,做螺旋状向上发展。 换句话说,新的时代最终造就了新的思想。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企业变革中不可忽略的“文化矛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hoef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