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焉支山黄沙漫漫,铁马金戈。谁在月下弹奏一曲琵琶,倚马千言,你为谁平定了天下?
一 醉卧沙场君莫笑
唐代是边塞诗的黄金时代,这些慷慨壮阔的诗句为中国诗坛吹进了清新的风。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沙场征战刀光剑影,凶险无比,可是我们自信得有点狂傲的盛唐诗人却说,你别催,这么好的酒,这么美的景,再来一杯!可以说相当可爱了。有一种自带的乐天光环,哪怕前途未卜,哪怕路途险阻,哪怕生死无情,现在我都要「醉卧沙场」干了这杯酒。
面对死亡,他们害怕吗?怕,又不怕,因为「古来征战几人回」。当一个人的荣辱兴衰甚至死亡,被放在全人类的高度去比较,那就是沙漠里的一粒灰。「醉卧沙场」的不是王翰,也不是边关将士,而是大唐不可一世的风骨。
二 纵死犹闻侠骨香
那是一个微雨的清晨,当诗佛王维抚着花白的胡子翻开年轻时写的《少年行》,他发现了自己的多重人格——既有佛家的安宁、道家的无为,又有儒家的进取。整个大唐诗坛,乃至整个中国古典诗坛,都或多或少流露着出世入世的矛盾情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中国士大夫历来走过的路。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少年行》其二
《少年行》与其说是边塞诗,不如说是有关游侠的诗。在唐代,游侠的风气很盛,像李白《侠客行》中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陈子昂《感遇诗》有「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说的都是游侠儿。
这群热血游侠儿狂歌痛饮、少年意气,也关心民生疾苦。《史记•刺客列传》云:「侠之大者,谓之刺客」,这里的刺客不是影视剧里的半夜入室行凶的宵小之徒,而是指维护正义,肝脑涂地的志士仁人,比如易水送别的荆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才更具史诗的精神、家国天下的情怀。不过,话说回来,荆轲技术还是次了点。
在《少年行》里,游侠出身的少年郎一出场就有了一个新身份——羽林郎。汉代初设羽林骑,其职责是警卫建章宫,「为国羽翼,如林之盛」是为羽林,地位十分重要。唐代亦置左右羽林军,属皇家禁军。诗里写这些羽林郎跟随骠骑将军征战渔阳。渔阳,也就是今天河北一带,汉代常有匈奴进犯此处。羽林郎们知道前路艰险生死难卜,可这有什么关系——「纵死犹闻侠骨香」!不论是出于建功立业的目的,还是立志使海晏河清,他们都如流星般奔赴边庭战场,满腔热血大义报国。
战地寒冷,君当珍重。
三 总是玉关情
站在历史的起始处俯瞰大地,会发现那里时而兵荒马乱,时而歌舞升平。当太阳把光芒播撒给月亮,于是日夜都有了光。当大丈夫们踏着战斗的鼓点进击,在他们的身后,会有数不尽的缱绻目光。
冰冷的月光下,铁甲熠熠生寒,将士们浴血沙场。是什么值得他们以生命守护?是统治者?是功名利禄?还是他们心底深处的那抹柔软?家国天下,是国也是家,为国也为家。侠骨柔情,铁血丹心。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子夜吴歌•秋歌 (李白)
夜晚的长安月光如水,最适合怀念。
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为了能尽早将厚衣裳寄去日渐寒冷的边关。
秋风吹不尽,是对征人的思念——
你什么时候回来呢?
恐怕是胡虏已灭的时候吧!
好,我等你。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战争,战斗,那些短兵交接和浴血战场,似乎从来都是男人们的事。可偏偏有那么一些女子,纤纤弱质之躯,却也用自己的方式发声,赢得了流芳百世的名声,也让无数英雄拍案敬佩——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许穆夫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秋瑾)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宁无一个是男儿。(花蕊夫人)
在爱国这件事上,不分男女。
作者按:
几天前看《新闻联播》西沙守岛官兵的故事,感动泪目,在此致礼最可爱的人。祝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