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方法》第12章提到:
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内心的障碍 —— 那种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幸福的错觉。
由于我们不相信那些是应得的,不相信那是我们所有的,我们才会害怕失去它们。这些恐惧所引发的行为制造了一种能够自动实现的咒语:我们害怕失去,却导致真正的失去,而我们感到自己不配得到幸福则会真的不幸福。
就算找到了幸福,我们还可能会为了别人的不幸而感到惭愧,一种错误的暗示就是:幸福是有限的,如果我得到了,别人就得不到了。
一个女生深爱着一个男生,而这个男生认为自己不够成功,不配得到这份爱,因此,急于追求成功而忽视了两人之间的交流(如上一篇所说的心理:“还有时间,现在先努力,以后成功了再享受爱情”),最后的结果怕是好不到哪里去;
一个男生深爱着一个女生,而这个女生认为自己不够漂亮,深怕失去这份爱,因此,总是满怀醋意地“看紧”这个男生,不许他参加任何社交活动,不许他多看一眼别的女生,总要翻查他的手机,总是冷不丁去查勤…… 最后的结果,怕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单位竞聘,某个竞聘岗位对员工甲来说,简直就是量身定做非他莫属的。可员工甲自小受着“先人后己”、“吃苦在前享福在后”的教育,觉得自己虽然很适合这个岗位,可是如果自己竞聘上了,就伤害了别的竞聘者,于是放弃了竞聘。结果,其他人竞聘上了,但因为不是百分之百适合,所以工作并不是很出色;而员工甲虽然对此岗位可以有很多建言,但因为不在其位,不能谋其政,所以在一个不是百分之百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别别扭扭,结果,员工甲、竞聘者、企业,以及企业的客户、股东,谁也没得到好处。
幸福,是一种美妙的心灵体验;幸福,是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
任何一种把幸福当做是可以“得到”或“失去”的东西的观念,都是在把幸福物化,其实是物质至上(而不是幸福至上)的一种心态;
幸福,是及其个性化的体验,幸福,也是一种互相感染的气场。
任何一种认为“幸福我有了别人就没有”的观念,都是在把幸福当做社交工具了。
幸福,应当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是内外和谐的终极体现。内外和谐的能力,也恰是新世纪新新人类最需要的一种“全新思维”。
附注:有关“内外和谐”,可参见丹尼尔·平克所zhu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