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玫瑰与白玫瑰》
——分析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形象和文学特色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的一颗朱砂痣。”这段话是张爱玲对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一个透彻而深刻的解读:红玫瑰的热情奔放,就像是摇晃着的高脚杯中的红酒,越烈就愈加的迷人,总是一不小心便坠入热情似火的深渊;而白玫瑰的安静柔情,像是一朵微绻的百合花,她有着自己的保护机制,小心而不张扬,在她的世界里有着很多的柔情似水,略带点淡淡的忧伤和清冷的气质,在溪畔隐隐地发出动人的芳香。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往往多是充满烟火男女的气息,他们有着最庸俗,最浅薄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所暴露出的旧时代的色彩是浓重的,是具有厚重感和层次感的。在《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我们也不难看出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人物在那个时代背景下所做出的一些举动的心理的把握度都是有轻有重,尤其是对人物心理描写上更是尤为的细腻,有些隐蔽性的情感通过作者的笔尖缓缓地倾泻出来,恰到好处,又具体而形象。除了人物心理描写之外,通过阅读张爱玲笔下其他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她对衣服颜色的材质和颜色的掌握极其到位,通过颜色的稍加渲染和碰撞,不仅是勾勒和丰富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别的手段,而且也是一种情感的流露和隐藏技巧。接下来,通过一些对《红玫瑰与白玫瑰》作品的人物衣着、语言和文学中的一些片段,来更全面的了解张爱玲笔下的颇具风韵的人物形象。
一、佟振保
《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唯一男性角色,佟振保出身微寒,出洋得了学位,成为上海一家老牌外国商社的高级职员。他就像普通的男子一样,也有着所谓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即使没有看准他的眼睛是诚恳的,就连他的眼镜也可以作为信物。”通过这段语言的描写,不难看出振保是极具魅力和特色的一个风流之人。在遇见红、白玫瑰之前,他与一名名叫玫瑰的妓女厮混。这里,张爱玲特别细致的刻画了振保眼中玫瑰的形象:她那棕黄色的脸,因为是长圆形的,很像大人样,可是这时候显得很稚气。大眼睛望着笼中鸟,眼睁睁的,眼白发蓝,仿佛是望到极深的蓝天里去,短裙下露出一双轻巧的腿,精致得像橱窗里的木腿,皮色也像剖光油过的木头,头发剪得极短,脑后剃出一个小小的尖子。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具诱惑的皮囊诱惑之下,确实很难不让人心动,特别是在一个微风白雾的天气,两人在车中更是有了近距离的接触。这时,张爱玲高超的写作手法就开始展现出来了,她将“微风白雾”拍在脸上比作“像个毛毛的粉扑子”,将振保是如何一步步的坠入玫瑰的柔情乡,如何将一个男人心底的私欲透过玫瑰那酸凉的水钻,银脆的绢花,许许多多的玲珑累赘的东西展现出来,两人相互依偎中,振保去感受她湿濡的脸,呼呼的鼻息,眼泪水与闪动的睫毛,睫毛在他手掌心里扑动的像个小飞虫,这里就能察觉出一种“具象化”的描写手法,它不同于老舍笔下的朴实无华的语言和人物形象,相反,她笔下的人物,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的“机位”,来捕捉人物的动态、静态之美。但是,对于振保来说,与玫瑰只是一种情感短暂的邂逅,他与她还是分道扬镳了。自那次起,他是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的名声就传出去了。(后文在红玫瑰和白玫瑰的介绍中会穿插振保的形象,所以先对振保和玫瑰的经历做简答的分析)
二、红玫瑰
红玫瑰的出场也是让人非常的惊艳,她不同于传统文学上对于“主要人物”出场光环的打造,而就是切取其平日里最普通的生活状态来描述红玫瑰:内室走出来一个女人来,正在洗头发,堆着一头的肥皂沫子,高高砌出云石塑像似的雪白的波鬈,皮肉紧致,绷的油光水滑,纹布浴衣,不曾系带,松松合在身上。这样如红玫瑰般娇俏而又泼辣性感的女人叫娇蕊,他是振保同学王士洪的妻子,其私生活较为混乱,常常背着士洪在家里与其他男人一起乱玩,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风情万种,个性大胆而张扬的女子,为了振保也愿意和他的丈夫离婚。而振保刚开始只是为了满足作为一个“男人”的情欲,他深陷红玫瑰的热烈和妖艳,喜欢她带有湿气的成团发丝和氤氲在空气中那些朦胧的雾气,这无不营造出了火与诗交汇的热辣情调,娇蕊的刻意的试探和身着不太符合那时保守封建女性的打扮,着实吸引眼球,文章中是这样描绘的:她穿着的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衣服似乎做的太小了,两边进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绸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这里就是用颜色的碰撞,来体现娇蕊穿着的性感和妩媚和对振保的小心试探和大胆开弓的一种的行为方式。而振保在明确了娇蕊的爱意之后,确实也选择了“情不自禁”,但他告诉自己的是这绝对是肉体上的诱惑,他欺骗自己是爱上了她的灵魂,实际上,振保是在为自己的虚伪和荒谬找一个合理的理由和借口,而最后他选择放弃了红玫瑰,只因为他的世界中只是有个他自己,他是个“利己主义者”,一直在麻痹、欺骗自己是个光明磊落的绅士,而面对娇蕊为他所做出的牺牲,他只是选择带上了黑色的眼罩子,企图这样来获得自己的所谓的社会尊严和声望。而娇蕊的结局也还是逃不开在时代束缚下,过分的依赖男人的宿命,至此,红玫瑰就这样与振保的人生告了一个段落。
三、白玫瑰
身为白玫瑰的孟烟鹂成长于旧式家庭中,少了一些妙龄少女应有的灵动与活泼,更多的是木讷和笨拙。她个性软弱顺从,婚前从母,婚后从夫。她虽念过大学,但缺少知识女性应有的气质和头脑。她是中国传统女性的代表,甘愿活在夫权的统治之下。她清心寡欲和封建呆板不能满足振保对于爱情的狂热和追求,这也注定了两个人只是两艘船上的人,这也就导致后来振保开始宿娼,于是,烟鹂和一个裁缝出轨了。奸情暴露之后,她变得焦虑不安,她想求得丈夫的原谅。为此,她只有更加卑躬屈膝地顺从丈夫,但这样的妥协并没有换来丈夫的原谅,反而让自己越陷越深。文中,也在其中穿插了很多故事情节发展的必要的隐藏的情节,暗示着烟鹂与裁缝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像烟鹂开关无线电等系列情节,是怎样的境遇才会使得烟鹂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对于振保这个人物形象是很难权衡和把握的,他甚至有些精神上的分裂和无助,企图通过外在的世界去权衡、左右本该可以听从自己内心的决定,并且他自以为娶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妻,就可以过的幸福美满,最后的结果也是将烟鹂推进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而像她对于烟鹂这样传统的女人来说,选择顺从,屈服,甚至要容忍丈夫的出轨,打骂,来自婆婆的指责,对于她来说,无疑是痛苦的。
文章的结尾的确出乎意料,大致写的是振保在打骂了烟鹂之后,一个人半夜被蚊子咬醒,起来开灯,看见地板正中躺着烟鹂的一双绣花鞋,微带八字式,一只前些,一只后些,像一个不敢现形的鬼怯怯地向他走过来,央求着。振保坐在床沿上,看了许久。再躺下的时候,他叹了口气,觉得他旧日善良的空气一点一点偷着走进,包围了他。无数的烦扰与责任与蚊子一同嗡嗡飞绕,叮他,吮吸他。第二天起床,振保改过自新,又变成了个好人。这大概是小说上使用的“欧亨利”式结尾,但又感觉不太像,更多的应该是一种批判的情感,一种对生活无可奈何以及对红白玫瑰一生悲剧的同情、怜悯。作家张悦然说,在《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结尾佟振保在公车上与王娇蕊重逢,通过车上的后视镜,他看到自己在哭,并为之感到诧异和羞愧。这一幕远比读者直接看到佟振保落泪更有冲击力。因为最大的悲剧性并不来自失去那段爱情,而在于佟振保终于明白了那段失去的爱情对自己的意义。
不得不说,张爱玲的文章总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她区别于其他文学作品的那种通俗与大气,很多人不能接受她的作品是因为她总是喜欢去描写人性之中那些很隐晦的东西,也许正是因为那种戳人痛处的东西,才被称为所谓的“难登大雅之堂”。而其实我们都明白,直到今天,还是有无数的红玫瑰和白玫瑰出现,她们还是选择去依靠所谓她们值得信赖的人,她们缺少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企图通过挽留和追求而放纵男人的一次次背叛。事实上,红玫瑰和白玫瑰都是她们自己的,她们是最有权利去告诉自己该选择怎样的人生,而这完完全全取决于她们对自己的定义。红玫瑰可以热情而浓郁,但绝不去拈花惹草让他人惊艳自己的芬芳;而白玫瑰可以淡雅而高洁,但绝不做任人欺凌的风中野花,她们照样可以成为自己心中的“铿锵玫瑰”,尽情盛放在自己的沙漠之舟。
![](https://img.haomeiwen.com/i26367461/f581e00aba8ed41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