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心有所住便能安

作者: 走路带风的夏 | 来源:发表于2021-05-15 23:02 被阅读0次

第一次听说“安住”这个词,是看冥想的书籍时,里面提到安住当下。

当下的重要性,昨天从能量和创造的角度略略解读了一些,当下能带来的远胜于此。推荐艾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一书,在这本书里可以获得更多关于找到当下的力量的建议。

今天讲一讲“安住”的力量。

量子物理学已经证明,宇宙万物皆能量,每一种物质都携带着某种频率的能量,如图所示,从上到下物质的能量是从高到低的:

由于能量的振动性质,能量(宇宙万物)之间很容易被互相影响。

可以试着感受一下,当我们投身于大自然和待在写字楼里所感受的能量,和生龙活虎的孩子在一起时的能量和与老人在一起时的能量,用一个豁口的杯子喝茶和用一个精致的杯子喝茶的能量,不同人事物所带来的能量感受一定会大相径庭。

在节奏越来越快、物质越来越丰富的工作、生活中,我们极易受到外界干扰也是再正常不过。所以我们需要“安住”的力量。

如何获得安住的力量?

安住,需要有一个“心锚”。

“心锚”就像一个家,不管我们走了多远,都知道自己要回的是什么地方。“心锚”能在我们意识到能量被干扰,注意力被分散,想要抽身时,知道该把能量和注意力收回投注到何处。

“心锚”不能太多,这个“家里”有几个重要成员就足够,否则,即使收回能量和注意力,也会被自己主动分散掉。

如何设定“心锚”,类似给自己设定目标,人生目标-阶段目标-分解目标,目标越小,能量越容易集中,越能够获得安住的力量。

不久前,高中的妹妹对我说:“我在学习尤其是复习的时候常常感到很焦虑。”

我问:“是不是一边做数学题一边想着自己其他科目也还有好多题要做,或者感觉学过的知识总忘?”

她答:“都有,而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能减少这种焦虑的情绪。”

我说:“因为你想太多——想做的太多,想得到的也太多,而且目标还不清晰。”

答:“我的目标很清晰啊,考上我理想的大学。”

我问:“理想的大学分数线多少?你目前的分数差距是多少?需要通过哪些科目提分减少差距?分别提多少?”

答:“确实不清晰……”

我说:“有大目标还得清晰实现大目标需要完成的小目标,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还要知道路线,然后选交通工具,每一步都知道该做什么还会慌吗?”

答:“不会。”

我说:“不慌自然就不会焦虑啦。还有,学习中的遗忘是正常现象,要用平常心对待学习中的遗忘,不必自责懊丧,另外还可以去找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方法加努力可以事半功倍。”

安住,还需要耐心。

女儿学数数从1数到100,虽然已经会数,但刚让她自己数的时候,只能数到20多就不数了,陪着多数几次慢慢能数到30多,一点一点增加,才能自己数到一百。

最近开始学写字,小小的描红本,每次写一页,但每次看到整整一页,她还是会中途一边写一边看着剩下仍然“很多”的任务,几欲放弃,都要耐心陪着才能做完。

我们的大脑是一个非常爱偷懒的器官,想想那些没过脑子就说出来的话,那些不经思考的下意识动作……都是因为我们爱偷懒的大脑,用过去“习得”的习惯动作在“无人驾驶”我们的身体。

在面对一个脑子觉得很难的任务时,我们爱偷懒的大脑会下意识逃避,身体也会实时配合做出相应的动作,表现为中途放弃。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识别出这只是大脑的把戏,而并非任务真的很难,就很容易安住自己的心。

喜欢平凡幸福的生活也好,追寻高远的目标也罢,心有所住便能安。

相关文章

  • 39心有所住便能安

    第一次听说“安住”这个词,是看冥想的书籍时,里面提到安住当下。 当下的重要性,昨天从能量和创造的角度略略解读了一些...

  • 【经营管理】:分享回向

    ★❤ 为了功德而〝回向〞…有所住而滞其心为了功德而〝分享〞…有所住而滞其心 为了回向而做这份功德…无所住而生其心为...

  • 因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有所住,故有所求。有住有求,便是自加捆缚。 妄心息,则无住。

  • 让心居有所住

    也许,人生就是在和自己较劲的时候,又想和世界妥协。突然看见书上说,孩子无论难过还是快乐,只要一遇见童话和动画片,就...

  • 《金刚经》初鉴 其三

    引: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南川子曰:有所住则不能畅达,不...

  • 真心和妄心

    什么叫妄念?有所住着就叫妄念。起个念头,心定在那里,有所住、有所著,这就是妄念;念起无所住、无所著,才是真心的妙用...

  • 《金钢经》

    凡有所相 皆是虚妄 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

  • 什么是无所住而生其心?

    文/弗度 大多数修行人所能理解的“无所住而生其心”,往往都是有所住的“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并非真正的“无所住而生其...

  • 2017-07-23

    《大学》中讲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点亮心灯 我们便能安住当下 内心...

  • 读《降伏其心》(一)心得 17

    修行人必须学会管住自己 回忆过去是有所住,向往未来是有所求。有所求就有所住,有所住就会错过当下。如果一个人无求无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9心有所住便能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nh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