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段视频,是王健林讲管理。
他说:“看一看世界500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你会发现很奇怪的现象,他们基本上不是干本行出身的,很多都是原来干别的,就被任命到这个公司,被这个董事会聘去做了首席执行官了。其实什么呢,管理学既不是管也不是理,就是不是管他,不是涉及制度,也不是讲个文化,管理学最基本的核心是调动积极性。”
我觉得他说的不错。
我记得以前曾经和深圳市房管局的局长董日臣就这个问题交换过意见,他说管理管理,就是管的道理。
他是官员,级别不低,曾经拍过副市长王炬的桌子,也因此早早地退休到了物业管理协会。
所以,他的思想其实有很强的代表性,在他们眼里,管理就意味着控制。
我曾经以从香港机场深夜返回深圳的经历体会到,管理其实就是服务,是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并维持下去,让大家在制度的框架下各司其职。这和王健林的意见相差不大,他的总结应该更好。
回想我在大学校学生会担任文艺部部长时,既不会唱歌又不会跳舞,还不会乐器,但不妨碍我把学校学生文艺工作做的风生水起,其实就是服务好懂业务的副部长,做好各项后勤工作。
读王阳明的《致良知》,里面有:“古之所谓大臣者,更不称他有甚知谋才略,只是一个断断无他技,休休如有容而已。诸君知谋才略。自是超然出于众人之上,所未能自信者,只是未能致得自己良知,未全得断断修修体断耳。”
开始我对这一段很不理解,尤其是“休休如有容”,后来查释义,原来出自《秦誓》,曰:“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我在网上找到这一段话的译文如下:假如有这样的一位大臣,诚恳忠实,无他特长,但其品德高尚,心地宽厚,能够容人容物。别人有了什么本领,就好像他自己有了;别人的才能,别人的美德,他都衷心地赞美,不但口头上加以称道,而且还能包容推荐他们,这就使我的子孙黎民得到保护,也有利于国家。别人有了什么本领,他就嫉妒厌恶;别人的才能,别人的美德,他压着盖着不让君王知道,不能包容推荐,因而使我的子孙黎民不能得到保护,对国家也很危险。”只有仁爱的君王能够流放此辈嫉贤妒能之人,把他们驱逐到四夷,不和他们同居国中。这就是说,只有仁人才懂得要热爱什么样的人,厌恶什么样的人。见到贤人而不能推荐,推荐以后而不能重用,这是怠慢。见到坏人而不能斥退,斥退以后又不能流放远方,这是错误。喜欢人民所讨厌的,讨厌人民所喜欢的,这叫作违背人的本性,其结果势必灾祸临头。所以君子有一条治国大道,一定要忠信才能得到它,骄傲放纵就会失去它。
这个解释和王健林所说就非常接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