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37圣人应变不穷……辨析圣人能自如应对是因为已经具备了良知吗?这里是陆澄绝对化了。致良知是一个过程。遇到事,事是致良知的目的,也是致良知的途径。目的与手段统一,致良知要因事因时而变。我们读书要跳出例子,思考什么是镜子?不偏不倚,把握中道。王阳明不反对朱熹,只是侧重于人要回归内心。例:教育培养人,是培养完整人?还是专业人?人对了,事情就对了。什么是人对了?首先是价值观要对,就是要判断是非善恶。价值观挺立起来,教育教学是不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要落到行动上,而不是宣传标语。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四者彼此关联,其实就是回到了核心素养,即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与能力。学生具备了核心素养,将来到社会都能应对。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既要看到联系,又要看到差异化。
P147闻语学者…分析“心即理”,要看逻辑,朱熹的孝,一定会说目的、方法、路径、评价等,如我们接待来客,有一整套程序性知识,按照知识去做,结果就看知识掌握了没有,做了没有。这样会导致该做就做。但是很多时候,生活不是按照知识去做那么简单。例如,孝,论心不论迹,有心就有孝,而不是看做了多少。母亲和保姆的区别。母亲也许不如保姆专业,因为母亲的心保姆学不来,看见孩子自然会去做。王阳明强调有这颗心。朱熹讲究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培训,学方法,做得不好是方法不对。教师教学不好是因为学习不够吗?现实是培训很多,方法着力多,效果不显著。心没有,就没有职业认同。有的老师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来当老师,不想当而被迫当,心不在这里。教师培训,先要唤醒职业认同感,当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找到意义感和价值感,这就是王阳明给到的启发。参加培训,给钱不去与自费培训的差异就在心。这就是选择王阳明的理由。教师成长仅仅是朱熹的路径不够,必须唤醒人心,显现主体性,才是高明的境界。王志江老师的学校,无打卡,无外在奖励,老师自觉想做好,而不是外在。再在这个基础上研究方法。这个学校成功的原因有四,一是校长把工作当志业。舍弃北京工作流浪出来做理想教育,百折不挠。校长的心打动开封一老总,助力他做理想的教育。二是校长具有极高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几乎不用请学科专家,他一个人就够了。三是这个学校选招教师,吸引了志同道合的人,形成了很好的机制。四是民办学校的自由,免受各种干扰。几乎没有开会,听课,读书。怎样去除教师培训的弊端,用的是“除草种庄稼”的方法。
P238(二、三)夫人者,天地之心……二在说什么?王阳明认为什么是良知,在人心不在外,天下古今都有。三在说什么?当下现实不公正的现象是因为良知的遮蔽。思考,为什么会被遮蔽。有污垢蒙蔽,清理,显现尘垢,良知也就显现,这写话是有道理的,也是有局限的,需要多辨析。
P89(二、三)专涵养而不务讲求……(二)是很重要的一段话。朱熹说要格物致知,要学习研究。不学习研究,把私欲当作天理怎么办?薛侃的潜台词是要学习才知善恶对错。王阳明回应,把涵养本心与格物致知对立了,学习研究就是存养本性,致良知不是脱离学习研究而是包含。朱熹与王阳明的差异是什么?朱的理在物,王的理在心。探究学问就是体察本心。(三)是问学习进展?懂了……之前与之后……他们在问什么呢?见善即迁,有过即改,什么意思?什么是真切功夫?我们表达时要把王阳明的本身意义显现,更清晰地理解王阳明在说什么。避免把例子当全部。避免停留于概念的复现。带着问题继续思考。这里的“善”包含很广,还包括是非中的是。保持悬念继续阅读,继续思考。
P217-219崇一来书云……这里辨析德性致知和闻见致知。王阳明说是德性致知,包含闻见致知。第一关键环节是致良知,闻见是第二。学生问老师为什么强调德性致知,这是针对把见闻当知识的人来说。如果是为了致良知而学习,就是知行合一了吗?王阳明回答,去学,就是良知的运用,良知不局限于见闻,良知离不开见闻,良知与见闻是包含,关键区分不要知行分离。第一,做事必须学习。但是学习过程中要运用良知,让心即理扎根。如知道某教育大家怎么说是必须的,但是不要迷失自己,要主动思考,不做接收器,不只是多接受多输出就是对的,得用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做事,这就是良知在发挥作用。什么是致良知?存养天理。就是获得善恶判断标准,是主体的发挥。致是过程,听,看,记笔记都是“致”,这个过程得主动思考,有自主判断,多实践,多运用,事上磨,这个过程是致良知。理在心,是一种思的状态,实践就是思的状态来源。错也是致良知的来源。别人不能替代你,包括错误的经历。阳明强调致良知的主体性,反思性,在心不在外。警惕用王阳明反对的方法学习王阳明,如xxx怎么说,博观约取,这样的学习是朱熹的观点,先知后行,知行分离。而心学是行学。知行合一,知行本身是一件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