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以前,受教育是贵族子弟的特权。
孔子把手插在两个袖筒里,站在学校门口开始自主招生。
孔子开办私学后,提倡“有教无类”,让平民子弟也有机会入学。但又说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束修,听起来是不是很文艺?这个词的真实意思是,十块腊肉。
孔子他老人家说,只要给我带十块腊肉,我就好好教育你家的熊孩子昂。
but!
人在江湖漂
哪能不挨刀
这样吵闹到网上,说孔子收徒要弟子送他干肉。
如果这个问题交给孔夫子答,他老人家也许会说:君爱其肉,我爱其礼。
十条腊肉是一种什么档次的礼物呢?
在农耕时代,家里养猪是正常的情况,也就是说基本上家家都可以有腊肉。但是由于猪要吃不少饲料,所以每家很难养很多头猪。做成的腊肉也多不了,也就是说腊肉是每家都能有的珍贵食品。这下孔子的真实想法就浮现出来了:如果你认为我的教育都不如腊肉珍贵,那么你怎么能真心好学呢?我不愿意教这样的孩子。
关于这句招生简章的理解,后人是一直有争议的。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谈到束脩,说做教师的也要维持生活,教书收费,无可厚非。孔子开办私学首要目的就是糊口,因为孔子当时的身份是“士人”,一无俸禄,二无土地,三无奴隶,要活命就必须自食其力。
还像这样
大街上有人卖鸡蛋灌饼,有人卖肉夹馍,有人卖凉皮。大家都觉得很自然很正常,为什么一个讲师授课卖知识收费,就会觉得愧疚呢?
再还原到孔子所处的时代,跟随孔子学习的弟子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不像如今孩子,背着书包来学校上课,中午晚上回家吃饭睡觉。
孔子的弟子,相当于如今的寄宿生,那是要跟着孔子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这么多青壮男子聚在一起,每天要吃多少喝多少?孔子收取的“束脩”,十条猪肉,看起来很多吗?那是弟子在孔门学习时自己带的干粮伙食呀。
所以,孔夫子哪里是在收取学费,分明是说,你们只要自己带着猪肉干粮来,我都无怨无悔地教授你知识学问!这一点,如今的老师谁能做到?难道,要让孔子既当老师,又要养活那么多正在疯狂长身体的青壮男子吗?
再说了,就像知乎网友说的,你上学不交学费?你找大v提问参加live讲座不交点钱?你去找大佬求教问题不提点土特产啥的?人家怎么也是一国最高司法长官,国际名人,去找他请教问题带东西怎么了?你一个普通老百姓现在拎两斤好茶找国家科学院院士请教问题,看人家搭理你么?孔子呢?只要是来见我的人懂得礼数,请教的问题我都能给点看法,这很厚道了吧?
孔老师也是人,要吃饭养家的说。不交学费你让孔老师喝西北风啊?不过孔夫子绝不是乱收费的黑心老师,他收学费明码标价,是符合教育局规定的。
十五有志于学
(交15条干肉让你提起学习兴趣)
三十而立
(交30条干肉你可以站着听)
四十不惑
(交40条干肉老师给你答疑,让你没有困惑)
五十而知天命
(这个高端了,交50条干肉,老师给你讲点进阶内容)
六十而耳顺
(交60条干肉老师就讲点你爱听的)
七十而从心所欲
(交70条干肉你上课时想干嘛就干嘛,老师不会挂你的)
那为什么束脩而不是钱币呢?
当时经济还不够发达,以物易物应是普遍的情况。如果收钱的话,许多人是拿不出来的。这样的话,会导致生源不足。
孔子是不会之么干的。要求大家都统一交肉干也避免了各类物品价值的换算。况且那年月也没什么好吃的,拿条肉干孝敬老师既拿得出手也是各方都乐得接受的。
如果三千弟子都交干肉,以最低标准计算,他应有三万条干肉的收入。但老人家不可能天天吃腊肉。因此,他肯定要开一个腊肉店。
这也反映了吃货的自古而来的诉求:珍爱健康,拒绝注水肉。
以上内容
纯属胡说八道
如果雷同纯属呵呵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