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千阳》: 唯爱方能唤醒希望

作者: 南之芣苡 | 来源:发表于2017-03-10 10:38 被阅读58次
《灿烂千阳》: 唯爱方能唤醒希望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米尔扎·穆罕默德·阿里·赛依伯    《喀布尔》

一、哈拉米的低贱和屈辱

也许她进入这个世界的身份,就为她一生的悲剧重重地画上了一个冒号。她,玛丽雅姆,一个低贱的乡下人所生的哈拉米(私生子),一件人们不想要的东西,一次可怜的、后悔莫及的事故。或许她更像路边一株毫不起眼的杂草。

温和细腻的父爱对她而言是一件奢侈品。这个单纯可爱的小姑娘多么崇敬、爱戴她的父亲。她期盼着每周一次的见面,渴望着与他交流谈天,着迷于他送的小礼物。她以为父亲和她一样,对彼此有着深深的不可割据的爱。十五岁的时候,她开始憧憬走出只属于她和母亲的见不得光的世界,走进父亲的大家庭生活。然而,在家庭利益的面前,曾经令她崇拜的父亲显得无比懦弱无能,曾经高估的父爱显得那样苍白无力。她在门外冻了一夜终究还是没有获得进门的权利。失望至极后回到家,却发现母亲已因此上吊自杀,她后悔莫及、悲痛欲绝。

习惯于用面具来掩饰自己丑恶的继母们迫不及待地把她嫁出去了。对方是一个大她二十多岁又老又丑的皮鞋匠。而她除了顺从,别无选择,因为她明白自己本身就属于一个多余的人。新婚不久,丈夫蛮横、残暴的端倪开始一点点露出来。直到她接二连三流产,丈夫所有的嫌弃、不满、鄙夷如决堤的洪水般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她的生活里,除了冷言恶语,就是暴力相向。

这就是宿命吗?生而低贱,活而悲哀。她像一只落入泥潭的蚂蚁,即便挣扎也是无济于事只会越陷越深。她只会屈服于命运,遵从于真主的安排。正如《古兰经》所言:“他掌管人间,他主宰万物,他创造了生与死,得到他的考验是你的光荣。”

《灿烂千阳》: 唯爱方能唤醒希望

二、南柯一梦般的幸福

如果玛丽雅姆的童年是阴晦的地狱,那么莱拉的童年一定是明媚的天堂。莱拉有一个温馨幸福的家,父母相爱,手足和睦。最爱的塔里克一直陪在她身边,更为她的生活增添了无限快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把这短暂的安宁幸福揉得支离破碎。战火夺去了她两个哥哥的生命,这让一向温柔活泼的母亲变得萎靡不振,整个家开始走向死气沉沉的深渊。而父亲还是一如既往的平和淡定,坚持教她读书学习,告诉她关于民族、国家和未来的事,给她灌溉希望。

在逃难的前一刻,一颗炸弹飞进屋子,把一家人仅存的对生的希望与向往夷为平地。醒来时,她已变成一个孤儿。而救她的人恰好是玛丽雅姆夫妇。这个满脸褶子、大腹便便的皮鞋匠垂涎于莱拉的年轻美貌,打起了她的主意,不惜花重金雇人编造塔里克去世的谎言,并用夸张的言论恐吓她。此时已经怀孕的莱拉妥协了,因为她深深地明白肚子里的血肉是自己最爱的人塔里克留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念想,拼了全力也要保护好它。死灰般的心终于逐渐燃起了生的希望。

当莱拉嫁入这个家庭之后,命运照样没有另眼相待于她。玛丽雅姆的悲剧在她身上重演。重男轻女的丈夫对生下女儿的她态度急剧转变,不耐烦、嫌弃、辱骂甚至殴打接踵而至。而她生在那个时代,作为一个没有能力的女人,为了女儿,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灿烂千阳》: 唯爱方能唤醒希望

三、两个女人的惺惺相惜

从相互猜忌、疏远到成为挚友,她们似乎并没有花太长的时间。可能无形中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力量,将这两个女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她们开始互诉衷肠,分享喜乐。她们共同悉心呵护莱拉的孩子。她们会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坐在院子里一起品茶闲谈。这两个共侍一夫的女人,没有妒忌和争宠,她们像友好的朋友,像无话不谈的姐妹,如果从年龄上来说,其实更像亲密的母女。面对丈夫日益增长的专横和残暴,她们密谋出逃,然而不幸失败被遣送回家后,都遭到一顿毒打。从此的生活更是不堪。

直至有一天,莱拉差点被丈夫打死的时候,玛丽娅姆举起一把铁锹,从背后狠狠地向他砸了下去,让过往所有的呵责、暴力、卑劣就此戛然而止。可见当一个人被邪恶逼到尽头时,终究会奋不顾身地反抗。生来懦弱的玛丽娅姆此时无比的沉着冷静,她坚持让莱拉带着孩子们去和旧情人塔里克会合,去寻找弥足珍贵的幸福,而自己去认罪自首。

刑场上,玛丽娅姆闭上双眼,她心中再也没有懊悔,而且充满一阵安宁的感觉。当她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突然明白自己是一个付出了爱也得到了爱的女人。她希望莱拉和孩子们能够远离折磨和苦难,获得幸福。她认为如果这种幸福是需要以牺牲她自己为代价也是值得的。她像一个慈母一样深深地爱着莱拉,就像她母亲活着的时候也深深爱着她那样。在她看来,对于自己一段开头不合法的人生来说,这倒是一个合法的结局。

《灿烂千阳》: 唯爱方能唤醒希望

四、重返故土与自我救赎

莱拉和塔里克重逢后,一家人在穆里的生活很幸福。这是一种有着惨痛代价来之不易的幸福。秘密、谎言和悔恨在这幸福的背后时隐时现,让她噩梦缠身、伤心欲绝。她的脑海里时常会浮现出许许多多关于战争的画面。各处城区被夷为平地,尸体从乱石堆中被扒出来,已经下葬的儿童的手脚在屋顶或树木的高枝上被人发现。她永远都清楚地记得那枚火箭飞进来之前妈妈脸上的表情,爸爸那失去脑袋的躯体落在她旁边,印在他的恤衫上的桥塔刺穿了浓雾和血迹。

即便穆里的生活安宁而舒适,但她开始怀念那座童年的城市,怀念熙熙攘攘的索尔市场、巴布尔花园、那些挑水的人提起羊皮袋时的呼喊声。怀念小鸡街道那些卖衣服的商人和雅德梅湾那些卖甜瓜的小贩。那是生她养她的一方故土,是剪不断的乡愁。如今阿富汗已经解放,她多么想通过自己的眼睛让未曾如愿的爸爸妈妈看到这一切。爸爸的声音时常回荡在耳际:“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如愿以偿,这一点我清楚。我还知道等到这场战争结束了,阿富汗将会需要你。” 还有一件事让她这些年一直都放不下——那就是玛丽娅姆——一块烙印在心头的伤疤。

重返故地后,莱拉去了玛丽娅姆的故乡,四处追寻玛丽娅姆曾经留下的足迹。她忘不了眼前的幸福背后的牺牲品。她总会时不时梦见玛丽娅姆,想起关于她的点点滴滴。她知道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抛开一切新仇旧恨,带着希望,好好活下去。于是,莱拉和塔里克全身心投身于恤孤院的建设,成为了阿富汗此时正需要的人。

《灿烂千阳》: 唯爱方能唤醒希望

五、不可磨灭的希望和力量

在几十年前的阿富汗,战争、饥饿、专制和压迫促使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每个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满了死亡、失去和无法想象的悲哀。女性的地位更是低下,很少有尊重和平等可言,就像玛丽娅姆和莱拉一样,生活里充斥的更多的是暴力、屈辱。但我们最终还是看到了玛丽娅姆压迫后的反抗,看到了莱拉努力追求并捍卫自己的幸福。看到了在那个不可宽恕的时代里,一段不可能的友情,和不可毁灭的爱。

即便硝烟滚滚、战火纷飞,真挚的爱、人性的美,依然在不远处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即便苦难重重,她们终究没有失去希望,靠着这种不可磨灭的内心力量,努力挣扎,奔向幸福。因为她们始终向往着悬在屋顶上的皎洁明月,期待着藏在墙壁后的灿烂千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灿烂千阳》: 唯爱方能唤醒希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bsn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