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已经结束,一边感叹时间走得太快,一边不情愿地开始了工作和学习。
提到假期后遗症,“困”成为大多数人的头号敌人。
只有赖在床上,才能缓解假期后遗症带来的疲惫。
网友评论假期后遗症的三种表现 / 微博去年,微信公布过一份“令人汗颜”的报告。
2018年十一期间,全国共2000万成年人(微信用户),任意一天步数未超过200。
今年数据又创新高,3480万人微信运动步数不足百步。
80、90后作为主力军,成了当之无愧的“百步青年”。
浙江省超过全国其他省份,跻身成为新一届“最懒”省份。
《2019微信十一数据报告》 / 微信派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小长假旅游不感兴趣,取而代之的是假期宅。
家里的一张小床,是成年人喘息的通道。
补觉,成年人最大的奢侈
小长假前,不少人“磨拳擦掌”,为即将到来的“肥宅生活”做准备。
一个满满当当的零食柜,一台手机,满格的WIFI……全都必不可少。
“百步青年”把门一关,就过起了最惬意的生活。
说到宅在家的原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
有的是因为懒(没)得(钱)折腾。
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出门小聚一次,钱包就会“骨折”。
人均200元的网红餐馆吃完(拍完、修完、定位完),路过昂贵的橱窗,想到刚被划走的工资,顿时悲从中来……
每周末晚11点,北京三里屯突然开阔。人流像灰姑娘跳上即将失效的南瓜车——再不坐地铁可没车了。
打车动辄排100多位,想去五环少说100块,能点3顿外卖了。
当开往城郊的地铁上香水味越来越淡,乘客的穿着越来越土,当小潮人变回上班族……
回到城郊4000元/月的小单间,必然陷入新一轮自我怀疑:“我为什么要出门?为什么又花这么多?”
不如在家宅着。
起码,睡觉是一种享受。
那些回老家过节的人,也是自己的无奈。
国贸工作的 Cindy 和 Peter ,回老家立马变回翠花和二狗。
接受亲戚灵魂盘问:“你一个月挣得不少,攒不少钱了吧?”
“打算什么时候买房?什么?人家XXX家的小儿子今年已经买第二套了……”
比起接受父老乡亲的异样眼光,比起同学聚会扑朔迷离的攀比,比起被盘问收入隐私……
不如在家小小沉醉、自我欣赏,社交活动的魅力早已输给葛优躺。
压力随躯体受力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与地面保持平行的不止是脊椎,感觉整个灵魂都被捋平了、心灵复苏了,腰椎、肩颈的隐痛消失了。
哪里都不想去,只想睡觉养生。
你妈拿着扫帚堵在你房间门口发飙:你还可以站起来吗?
“我可以但我不愿意。”顶着被打的危险,年轻人还是坚持着最后的倔强。
他们表面上在假期成了“一滩烂泥”,但只看到“懒”和“宅”,可就太冤枉他们了。
被职场榨干的成年人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写道:
“那一年我二十一岁,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职场中的成年人,成了王小波书中不断受锤的老黄牛。
前不久,微博话题#90后不敢看体检报告#上了热搜。
受访女孩表示,每天熬夜手机玩到通宵,会经常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种“自毁式熬夜”的成因,实际也与工作相关。
中国社科院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
职场人白天被工作塞满,注意力被分散得七零八落,只有夜晚属于自己。
没刷会微博,没打会游戏就睡觉,怎么会甘心?
好不容易放下手机,又轻易陷入焦虑。
想到明天繁忙的工作、不高的薪水和遥远的KPI,闹钟又提前了半小时……
有时候不是不想睡,而是不能睡。
7月初,宁波王小姐因晚上十点半已经入睡,没有回复工作群的消息。
十分钟后,老板在微信工作群通知她:“你被辞退了”。
深夜没有秒回被开除 / 中国青年报有过类似辛酸经历的人不是少数。
上班没解决的问题,下班电话会议讨论到凌晨;
领导无视双休日,强硬地发过来一项新任务;
同事遇到了芝麻大点的问题,一条求助消息就发了过来。
微信秒回,不能失联……
人人喊着“到点下班”的口号,身体却诚实地执行7*24小时超长待机。
在职场中打拼,可以不在办公室,但不能身边没手机。
想请一天假,释放工作压力,给自己一点安静缓冲的时间。
结果爆炸的微信工作消息,让请假和上班没什么两样。
时刻处于高压状态,自然会产生“累觉不爱”的掏空感。
挣脱工作的束缚、屏蔽十几个微信工作群,允许自己手机静音,拥有一段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放空自己,什么都不做,已经成了深陷职场的成年人最大的奢望。
年轻人,逐渐被社交掏空
曾经某报社记者进行街头采访,只问一个问题,“你感到累吗?”
学生、IT白领、网店店主、快递员等在内的90位年轻人,超八成的人回答:“累。”
上班族的累,更多的是一种心累。
工作本身带来的劳累其实并不算什么,经营职场里处处微妙的人际关系才最让人疲惫。
据新华社记者了解,公务人员处理人际关系,占日常精力70%左右。
人际关系问题,已经被列为职场心理问题的首位。
日常给同事的各大社交平台点赞 /《风平浪静的闲暇》日本上班族中,有一种被称为“便所食”(在厕所就餐)的奇怪现象。
团体意识很强的他们,会比较在意自己是否合群。
不和别人一起用餐,就会显得自己“被抛弃了”。
为了避免一个人吃饭很丢脸,所以就藏起来,在厕所偷偷进食。
社交的压力,正在逐渐侵蚀年轻人的生活。对于很多职场人来说,累死人的不是工作,而是处理人际关系、平衡情绪。
所以那些不愿在社交中妥协让步的人,才那么叫人羡慕。
一位女白领分享自己的故事。
她明知道同事给自己准备了庆生聚餐,提前一天向领导提出请假申请,借口要回老家探望父母——实际上就是自己在家躺了一天。
在她看来,同事并不是真心要为自己庆生,不过是找个理由名正言顺的“团建”。
假意庆贺、逢场作戏的无效社交,耗时耗力,让人疲惫不堪。
既然如此,与其戴上面具处事,不如摘下面具躺尸。
很多社交活动,陌生人彼此嘘寒问暖,全程尬聊,保持客套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愉快留下联系方式,最终会沦为手机通讯录中的一串数字、一个头像。
适当喘息的空间,才是人们最需要的。
美剧《生活大爆炸》,谢尔顿经常在下午2点后消失20分钟。
朋友们摸不着头脑,谢尔顿也守口如瓶。
为了解开“谜团”,朋友们跟踪谢尔顿,发现了一间储藏室。
储藏室内空空如也,只有黑板上一个数字:43。
谢尔顿智商极高又神秘莫测,他们猜测数字的意思,怀疑是某个加密的“暗号”。
等到他们安装了“监控”,却被谢尔顿撞个正着。
朋友们羞愧地道歉,谢尔顿自己说出了答案:
原来朋友们疯狂好奇的数字43,只是谢尔顿踢毽子的个数。
当工作和无效社交无缝渗入我们的生活,挤压我们的时间、精力,连好好的呼吸空气都变成了奢望。
拼命得连轴转,周旋于各个场合,总会有扛不住的时候。
找到与自己独处、放空的时间,反而是年轻人最珍惜的时光。
在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想宅就可以宅,想躺就可以躺;
想屏蔽工作群就直接屏蔽,想不接电话就完全静音……
毕竟,独处时你需要取悦的,只有你自己。
与自己独处,不丢人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
曾经,“合群”意味着安全感,意味着被社会所接受。
现在,“不合群”却成为了年轻人获取安全感的方式。
很多喜欢独处的人,他们身上有共同特点——
听到电话铃声就心烦气躁,因此电话常年静音;
对于认识新朋友不怎么积极,觉得光是维系旧的朋友就花光了所有力气;
参加聚会时脸上也能摆出融洽的微笑,但内心对小家的思念开始泛滥……
这也是越来越多人,每逢节假日,都选择在自己的小窝里“躺尸”的原因。
也许,对比朋友圈“丰富多彩”的生活,在家补觉实在没什么存在感。
但也正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可以让一个人静静,让身体和思绪完全属于自己。
获得喘息的空间,整理好那个疲惫不堪的自己。
“睡一觉”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可这种短暂的“逃避”,能让人短暂地停下来。
然后带着更好的自己,继续前行。
给文章点个赞吧,我们贪恋的不是睡眠,是那一份小小的自由、小小的治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