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产品的用户的分类。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产品的基本要素(一)——用户。用户的产品的一个要素,接下来我们继续分享产品的第二个基本要素,定位。在《定位》这本书中,作者介绍当下的社会是一个“媒体爆炸”“产品爆炸”“广告爆炸”的社会。每个人每天有多种接受新资讯的媒体渠道,每天会看到很多的产品的广告,逛一次商场,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但在这些产品中,总有一些产品是容易被我们感知的,这一类产品就是成功定位的产品。例如我们想买汽水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想要买可口可乐,我们想买篮球鞋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想到耐克,我们想买电脑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想到戴尔。这些产品之所以容易被我们感知,产品本身就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产品通过清晰的定位占领了用户的心智,所以我们想买某样东西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找到这个品牌。一般来说,一个产品成功的定位有利于产品抢占用户的心智,进而占领市场。
产品初期定位
产品初期进入市场的时候,用户对于产品的认知度是0,产品需要通过营销,推广,来建立用户对于产品的认知,进而占领用户的心智。因此产品的初期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这个清晰的定位需要我们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例如淘宝的定位就是网购平台。微信的定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熟人聊天工具,京东初期的定位是正品3C产品,亚马逊初期的定位的网上书店。产品占有市场的过程就像我们往木头里拧螺丝,想要螺丝能够快速的拧进木头里,螺丝头就需要足够的尖,然后我们在螺丝上施加力量,就能够把螺丝成功的拧入木头里。如果产品的市场定位不清晰,就像螺丝的头不够尖,甚至是平的,这样子的螺丝就很难拧到木头里。这两年能够在互联网红海中成长起来的产品基本都是定位清晰的产品,例如抖音,抖音的定位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一款可以拍短视频的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拼多多的定位是“通过社交+电商,让用户带着更多乐趣享受实惠,享受全新的共享式购物体验”,趣头条的定位是“趣头条作为一款新生代内容资讯阅读APP,团队致力于让用户的阅读更具价值性。通过大数据算法和云计算等技术,为用户提供感兴趣、有价值的个性化内容及服务。”
产品形态调整
产品在上线之后,用户开始进入平台,用户进入之后会给平台带来一些变化,特别是社交产品,用户进来之后会在产品内进行演化,找到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这个时候竞争对手也会开始进入市场,那么面对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用户的产品体验的演化,我们就需要对产品的形态进行调整。一款在线K歌的产品《全民K歌》,这款产品在上线初期的定位是一款在线K歌软件,在产品上线一段时间后,《全民K歌》的产品经理发现用户除了在app内K歌之外,还喜欢把唱的歌分享给好友。于是全民K歌的产品经理做了一个动态的功能,用户唱的歌可以分享到动态中,让微信好友,或者QQ好友看到。有了这个功能之后,全民K歌迎来了第二波用户增长。也成为了国内在线K歌平台的领头羊。国内的微博也是类似,最开始的微博版本用户只能发送140个字以内的微博。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时用户刚刚从桌面互联网转移到移动互联网,对于手机阅读还是处于陌生的阶段,一篇140字以内的微博更加的方便用户的阅读,对于用户更加的友好。但在2016年,微博放开了140个字的限制,博主开始可以发长微博。这是因为微博发现很多的博主有发长微博的需求,因为微博140个字的限制,很多的博主只能通过发图片的形式来发送长微博,锤子便签就是这个时代很好的文章制作成图片工具。以这种形式发长微博对于用户体验不是很友好,对于发微博的人也有很多的不方便,所以在2016年,微博开放了长微博功能,用户发微博不再受140个字的限制。
打磨核心功能的核心体验
用户因为产品的清晰定位而感知到平台,进而进入该平台。用户在心智上对于产品的认知会建立在产品的初期定位上。例如小米手机,初期的定位是高性价比手机,后面想要做高端手机就一直不愠不火。用户对于产品的认知是建立在产品的定位上,我们就应该持续的打磨我们的定位的核心功能,核心体验。例如《全民K歌》这款产品,产品的定位是一个在线的K歌平台,就是把用户在线下唱K的方式转移到线上,那么产品的核心功能就是“唱K”,产品团队就需要不断地打磨产的“唱K”的核心体验。例如产品在点歌体验上的优化,唱歌的人在唱歌时看到歌词的变化,还有唱歌时看到音调的变化,还有唱歌时实时的得分,暂停录制,开始录制,切换音效,切换原唱等。不断的打磨产品核心功能的核心体验,让用户在使用核心功能时不对产品产品不好的印象,有助于帮助我们提高用户的转化,用户的留存。再以《简书》这款产品为例,《简书》的定位是一个优质的创作社区,那么产品的核心功能就是作者的创作,《简书》的产品经理就需要不断的打磨创作的体验,这样子才不会让用户在使用核心功能时对产品失望,最后放弃这款产品。
总结
在产品的初期我们需要产品有一个清晰的定位,清晰的定位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占领市场,占领用户心智。而在产品有了一定规模的用户量后,我们需要根据用户演化出来的需求调整产品的形态,最后我们还不要忘了持续的打磨产品核心功能的核心体验,毕竟用户就是冲着核心功能来了,我们总不能让用户失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