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读完书后我都会把书中的对我有启发的知识点梳理出来,希望你也能获得启发,帮助你成长。
【过目不忘读书法】这本书里给我启发最大的知识点有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2个关键点——输出和碎片化
通过输出读书法和碎片化时间读书法来加强记忆,达到对书中的内容过目不忘。
输出:
我们的理解:读完书后发表的感想。
作者的解释:读完书后发表书中对你有启发,能帮助你成长的知识点。
输出时间:
我们的理解:读完后选好标题输出自己的感想。
作者的解释:看完书后在一周内对书中的启发点做三次输出,目的是为了加强记忆。
一周三次输出法
第一次输出:边读书边做笔记,划重点。
第二次输出:向别人推荐这本书;当天或次日写下你的感想。
第三次输出:过1-2天后在社交媒体上写下书评或摘要。
碎片化时间:
我们的理解:等公交车、排队、睡觉前等碎片化时间。
作者的解释:除了上面的,还包括把一些碎片化时间划分为15分钟的最小时间段来记忆效果最佳。
碎片化时间读书法:
在限定的15分钟内读完几页书。(4个15分钟的时间段读书比一个连续的60分钟的时间读书效果最佳。)
在下个站点到来前读完几页书。
睡觉前读完几页书。
第二部分:深度读书
读书最重要的目的是为了从书中获取对我们成长有用的知识点,所以
记不住内容的速读无意义。(记不住内容的阅读是无意义的——我的补充)
先深读,再速读和多读。
读书不在“量”而是“质”上,所以读懂一本书的标准有2点:
1、自己能够用自己的话说明白书中的内容;
2、就书中的内容达到能够讨论的水平;
作者没解释详细,我用我自己的知识补充下“讨论”的标准:
作者的那些内容感兴趣?
哪些内容很受启发?
这些知识点有没有局限?
还有没有需要对这些知识点做补充?
我们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这些知识点对我的成长有哪方面的帮助?长期有帮助还是短期有帮助?
是思维上的知识点、技能上的知识点、还是其他方面的?
作者还详细介绍了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
合理利用网络上的“信息”和书本上的“知识”,
合理地利用纸质书和电子书来阅读,
可以更方便、更快捷、更经济地获得更多对我们成长有用的知识。
这本书是我认为对我们平时读书不多或不怎么读书的人最实用的指南,能帮助你快读记牢一本书的知识要点,从而发现读书的乐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