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网站的统计数据都表明,中国每年的读书人数和读书的数量呈稳步增长趋势。但你是否会遇到下面的情况:刚刚读完的书,难以分享给朋友听;特意细细品读的书,结果没有留下深刻的痕迹;又或者明明是超级好玩的书,没过多久就回忆不起来?这种过目就忘的读书,即便是1年看100本书,也无法将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无法促进自我成长。仅仅只是增添了聊天时的炫耀砝码,而实际上却是竹篮打水,浪费时间而已。
如果你想记住书本中的知识,你会采用认真细致地精度,还是花长时间去阅读才能记住不会忘记呢?如果告诉你,仅仅这么做是不够的,你是否会感到失望?
幸运地是,日本的桦泽紫苑,从精神科医生的角度,首次在他的书中公开了被大脑科学证实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法”。他认为,本书的核心关键词仅仅是输出和碎片时间。想必这两个词语大家根本就不陌生,或许是老生常谈的词语,那么如何依靠这两个关键词做到过目不忘呢?《过目不忘的读书法》将一一为大家解开这个谜题。
作者桦泽紫苑是个精神科医生,他每天更新facebook和youtube视频,每年写3本书,还在医院坐诊,同时每月读30本书,每月在电影院看10场以上的电影,每年还有2次长途旅行......看到他的简介,你是不是惊呆了?为什么他能做到常人的3倍以上的工作呢?他认为最关键的是,他采用了能将书中知识留在记忆中的三种读书法:
一、输出读书法
(1)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用笔在重要的内容下面划线;
一周输出三次的最基本方法中,最初一次的输出就是一边读,一边用荧光笔划线。作者认为:一本书中没必要在十几个地方都画线,真正重要的地方只有3处,每处只有一行文字。即所谓的三行读书法。这种认知我确实第一次看到。
(2)给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想别人推荐你读过的书;
主要推荐什么内容呢?将自己获得启发的部分、画线的部分介绍给别人,与别人分享你所收获的启发,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别人即使不读这本书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分享之前,需要现在脑海回忆相应的内容,并进行整理。这样输出的效果也好。为了能够多角度分析,就需要自己从多个观点去阅读这本书,相应的也能够培养深读能力。
(3)将读书时的感想、发现和名言名句写到facebook和twitter上面,与别人分享;
看书时可以将自己的所感所想、启发、灵感及对自己行动的影响全部写在书上或者便签上(这让我想起拆书帮)。
(4)在facebook和邮件杂志写书评或摘要。
读书重要的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在于你从一本书中汲取到多少知识。当阅读受到启发的时候,一定要赶紧记下来。读书感想可以当天写,但正式的书评不能当天写,应该搁置一两天后再写。因为此时的写作能够起到复习的效果,增强对内容的记忆。
上述四种输出方法,如果能在一周内做三种,那么与以前相比,一定可以极大强大自己读书后的回忆。
二、脑内物质读书法——打动内心能够强化记忆
只有能够不断被提起、能够打动我们内心的事情才能被记住。
三、碎片时间读书法——高效读书
简单总结成一句话,就是把你刷手机的所有碎片时间,都用来读书,比如等待(等地铁、在餐厅等吃饭、等着见面)、坐地铁、看无聊电视、刷网页等等时间。
那么如何确保有时间读书呢?其实读书方法就是时间管理方法,首先需要认真考虑读书是按的优先顺序,减少比读书时间优先顺序低的事情的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
作者介绍了他利用碎片时间一天读完一本书的诀窍,就是每天在出门前下决心,“在回家前读完这本书”, 也就是给自己设定的一个目标。如果开始读书慢,就设定“三天读完一本书。”决定当天读的书之后,就放到包里,尽可能严格遵守自己设定的目标。
为什么碎片时间能提高记忆呢?因为时间限制会提升注意力。根据初始效应和末尾效应,建议采用15分钟读书法,即5分钟-5分钟读书法。
如何最大限度发挥15分钟效用呢?建议采用15-45-90法则。碎片时间读书法最重要的时间单位是15分钟。当然不妨试试睡觉前采用15分钟进行阅读,翻翻将自己的灵感笔记或者重思考未解决的问题,将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输入大脑中再入睡,第二天早晨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四、深读读书法——深读而不速读
所谓读过(一本书),作者给出的定义是“能够说明其中的内容”,并且“能够久其中的内容进行讨论”。如果看完后,不能表达出自己的感想和意见,那么读书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不能表达自己,其实就是没有将获得的内容进行输出,而没有输出,肯定也不会影响自己的实际行动。
记不住内容的速读是没有意义的。而精读并不是花费大量的时间阅读,而是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将学到的知识和心得表达出来,能够进行讨论。这也正是深读读书法的核心。
想要做到深读,就要积累一定的读书量,并且要进行输出。通过输入与输出的反复循环,达到深读的水平。此时,阅读的速读也得到了提升。
五、实践篇——实际中如何阅读
(1)浏览读书法——首先把握整体,确定目的和读书方法。即先浏览目录;接着决定从书中学到什么东西,了解什么知识。最后确定是速读还是精读。
(2)跳读法——没必要从头逐行逐字阅读,可以先读感兴趣的部分。
(3)挑战读书法——选择稍微有难度的内容,使学习效果最大化。
(4)兴奋读书法——幸福感能提高记忆力。
(5)趁热打铁法——在兴奋的时候读完令自己兴奋的书,觉得有兴趣就一口气读完。
(6)百闻不如一见读书法——与作者进行零距离接触,当面请教。
当然书中也介绍了如何选书、电子书kindle阅读与纸质书相比的优缺点。其中选书法中让我耳目一新的是“守破离”方法。
守:追随自己的师傅学习其流派,并深入研究——学习基础、认真模仿阶段;
破:穷尽师父流派后在对其他流派加以研究——研究别人方法,促进自己成长阶段;
离:探索自己的流派,取得新层次造诣阶段。
看过这本书的书评后,不知道能否找到你所期待的知识?如果也感兴趣,不妨买一本来学习一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