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散文
第三性别 与死人交流

第三性别 与死人交流

作者: 第三性别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15:39 被阅读10次

    与死人交流

    唐诺说“读书,是向死人要答案”,我曾对一位朋友说“读书,是与死人交流”,意思是差不多的。听起来挺瘆人,实际上是真实。

    一个人做不到离群索居,正如孔子回答那位嘲笑他的隐士说的,尽管世间如此污浊,但我还是要和人在一起,难道要我和禽兽同处吗?离群索居其实是将自己排除于“人”之外,等同于动物。所以,人必须与社会中的他人交往才具有作为“人”的身份特质。

    然而,能在短暂的几十年生命里和和非常局限的生活空间里结交的人数非常有限,再在这有限的人里遇到志趣投合的人,概率很小。不仅如此,随着成长,人的思想、感情会不断变化,结果是像歌中唱的“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所以,相遇相知是百年一遇,持续一生的理解更是千载难逢,绝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上帝没有能力眷顾所有的人。

    所以,即便亲如家人、爱人,可能并不能完全能理解对方。至于友谊,就更是如此,哪怕是经常往来的朋友,多年之后也会发现,彼此关心的问题不同了,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同了。常常会在影视剧中看到家人、朋友或恋人之间有这样的对话,A说“你变了”,B说“不,是你变了”,我想,事实是,大家都在变,“变”是人的常态,“不变”才是奇怪的,剧中人用这样的话互相指责,是在期待不可能的永恒静止。这种期待是美好愿望,还是懒惰懦弱?

    因此,孤独是人类生命的常态,即便有家人、朋友,哪怕是在热闹场中,孤独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甚至更加深厚。

    顺便谈谈孤独。具体而言,孤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肉身的孤独,一种是精神的孤独。前一种孤独可以通过与亲人、朋友的厮守、相聚来解除,后一种孤独大多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来解除。如果仍然感到孤独的话,多半是对肉身有太高的欲望,要求有限的身边人能够同时满足自己的两种需求,不仅能够陪伴自己,还能够理解和持续地理解自己,甚至赞同自己,这有点太强人所难了吧?甚至可以说是专制霸道了吧?这恐怕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贪婪,这种贪婪,不仅执着于对方的肉身,还执着于对方的感情和精神。须知,没有任何人是为自己而活,哪怕是亲人朋友,每一个个体都没有义务无条件地陪伴和理解另一个人,哪怕他是亲人。除非这种陪伴和理解也是对他的陪伴和理解,那真的就是百年一遇、千载难逢的幸事,祝你好运!

    值得庆幸的是,书籍是压缩的灵魂,可以让活着的人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与死人或无法相识的人沟通、探讨。重要的是,书籍的数量庞大,从中遇到志趣相投者的概率要大得多。而且,读一本书比交往一个人要容易得多,它是清晰的,它耐心地无条件地等待着我们,若喜欢,就拿起来读,若无兴趣,就丢下,毫无怨言,也不会嫉妒和背叛。

    唐诺读书向死人寻找答案,我读书与死人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灵魂是不死的,这不是比喻,是事实。

    相反,在活人太多的热闹场里待久了,做一些毫无兴趣的事,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常常令人感到异常的疲惫和空虚,异常的孤独。

    幸好,有那么多不死的灵魂,足够让我们从中找到朋友、伴侣,与他们探讨、交流,甚至恋爱。是的,恋爱,在很多时候,读一本书,就是和作者谈恋爱。

    我爱过很多灵魂,有的爱过一阵,有的一直爱着,也还会继续爱上其他的灵魂。于我而言,他们不是死人,是永恒不灭的灵魂。

    而今天,我爱上蒙田。但是,我爱他,与他无关。

    _�*�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性别 与死人交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cqp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