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吃晚饭的时候,无意间看到娃哥为数不多的几个置顶公众号里居然有“道道的三间小屋”。
我随手悄悄地“帮”他取消了置顶。(一定要低调)
娃哥说你的公众号好几天没更新文章了吧,我答到是啊,春节前后这段时间思绪太乱,没有几个像样的文字。
感觉每提起一个话题都有话说,又感觉每一个话题都无话可说。
人生不过三万日,等闲容易又一年。
年前,万里归途往家赶;年后没几日,转眼又各奔东西。相聚匆匆,离别亦匆匆。
农历年新旧交替的那种仪式感,也许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团圆。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前那种乐趣当然也越来越少,成年人的世界总是那样令人费解。
特别赞同Vicky老师关于过年的一段论述:
“身边人都在走亲会友,但其实有好大一部分是形式上的表达,谈工作,谈收入,谈婚姻,谈孩子,很少会有人真正关注到你这个人。
这一年你过得开不开心,有没有受什么委屈,这一年你成长和改变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过年,越来越像是一场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的表演,大家竭力得展现着自己的优雅得体,帅气英俊,说的都是好事,祝福的也全是美好。
在外面你需要表现得非常强大勇敢,无坚不摧,过年回到家里,依然是这样的表现,那内心真实的那些脆弱,无助,伤心的感受和谁去分享呢?难道不是应该和最亲近的人分享么?
那你会说,可是我怕他们担心啊,所以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是的,我们的文化历来如此,祝福好的,期待好的,想看到好的,可是那些不好的,不幸的呢?它们看起来就没有了出口和去处,最后只能自己吞咽。
亲人,有的时候看似表面很近,其实内心很远,所以过年回家是很多人并不真心愿意去做的事,说是回家团圆,但其实带着一颗疲惫的心回来,走的时候依然如此,家没有给你疗愈,也没有给你真正的温暖。
你的确是吃了几餐可口的饭菜,但家人并没有理解和看见你的内心,他们更没有把肩膀借给你靠一下哭一场,你的内心回来时是什么样,走的时候可能还会更累,因为伪装自己需要太多力气,离开家去到茫茫人海中时可能依旧会很孤独,会觉得自己很渺小。
什么时候,回家不是因为过年这个中国最大的节日压力,而是因为那里有吸引着,滋养着你的全然接纳和理解的家的能量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回家,团圆才有了真正的价值。
身在一起的只是相聚,心在一起的才是团圆。”
老梁说,亲戚就是你需要他的时候他不知道躲在什么地方,你不需要他的时候,他出来对你指手画脚。
就是这样一种神奇的存在,让你欲哭无泪又无可反驳。
大年一过,回归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一年的忙碌又开始了,这时,感觉灵魂才又归位了,过年那几天就好像灵魂出窍,找不着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精神的自由比什么都重要。
传统的家庭总是会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压力压在你头上,没有所谓的正式工作就没面子了,三十岁不结婚就是大龄剩女了,四十岁不要小孩就是大不孝了……
凡此种种,依旧是很多当代年轻人心中的痛。他们无力反驳,无从抵抗,默默地承受着所谓的“过来人”的“正义”的评说,踽踽独行在自己的道路上。
他们始终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应该留一点光,万一哪天燃了呢。
无论是一年四季的哪一天,即便是大年三十,依旧有家庭失去亲人,依旧有家庭迎来新生。
生命无常,人生不过百年,为何那么多人的目光不愿意放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上呢?
做父母的总有操不完的心,自己的孩子长大了又开始为孩子的孩子操心,没有一刻为自己想想。
有时候特别希望做父母的能够自私一点,因为他们越自私就越会对自己好一点,就越会重视自己的生活,如此一来他们才会更安康,孩子们也才能更安心。
然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曾经试图改变的一切,后来发现我们都改变不了,父母的思想我们改变不了,亲戚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也很难改变,到头来,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换一种角度去看待一切不如人意的事情,也就释然了许多。
父母改变不了,那就随他们,他们开心就好;
所谓的亲戚忘恩负义,那也无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大不了以后老死不相往来就是了;
夫妻之间吵架了,就当是新婚燕尔,床头吵架床尾和,忍一忍也就过去了;
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拓宽自己的眼界,扩大自己的格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当你见过高山,仰望过星空之后,再去看人间烟火,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吧。
周围的人都在讨论家里孩子多点好还是孩子少点好,说到底还是得看孩子的“质量”,孝顺了一个就够了,不孝子孙再多也没用。
往上推两代人,家家户户几乎都是姊妹弟兄好几个,看吧,到头来八九十岁老人没有子女赡养比比皆是。
三个和尚的故事在赡养老人方面又上演了。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反倒是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的老人都老有所养,子女成群的却落得无人问津。
所有人都在观望,你不养我也不养,都觉得老人不是自己家一家的老人,到头来,孤独终老者有之,郁郁而终者有之。
反观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甚至于西洋的母亲节父亲节,一大批孝子涌现了出来。又有何用,活着的时候没能尽到应有的孝道,死去元知万事空。
借用一句网络热语: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亦舒曾说:“当我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略有积蓄,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
活着,自己就是自己的风景,不要因为别人的目光而改变自己,也不要因别人的议论而心生烦恼。
该珍惜的珍惜,不值得珍惜的放弃,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给自己一点自由的空间,自由地去拼,自由地去闯,自由的去生活,没有人会为你的人生买单,他们只会指手画脚,最后负责的只有你自己。
想做什么就去做吧,哪怕千万人阻挡;想过怎样的人生就去过吧,哪怕所有人反对。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任何一个美好的愿望,想要变成现实,都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
奋斗是刘禹锡笔下“千淘万漉”的艰辛,奋斗是郑板桥笔下“咬定青山”的坚韧,奋斗更是陆游笔下“少壮工夫老始成”的一番耐心和决心。
一直往前就好了,无须理会路边的杂草丛生。
很喜欢硕导送给上一届毕业生的四句话:
愿你敢于追求卓越,愿你乐于踏实生活,
愿你遍尝人间百味,愿你依然欢笑如昨。
新的一年,愿你能乘风破浪。
2019年2月22日于一相书画工作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