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沐妈 沐妈牛牛 今天
最近一直在上李老师的系统养育课,最近的一节课是孩子的内在动机,其实每个人都想让孩子主动去做事情,主动去学习,主动去运动,但苦于找不到孩子的内在动机,我也是这样的苦恼,对于沐沐洗澡问题,这搞下那摸一下,拖到最后也不去,严重影响到休息时间了,最后呢只有动用大人的权威:“你到底洗不洗,你再不洗,我们都睡觉了不管你了”。
这样沟通的后果就是,沐沐大哭来反抗我的权威,我情绪激动也被她带跑了,本来轻松睡前分享变成了一场大战,最后反而更是偏离了我的初衷,睡得更晚了,破坏了亲子关系,是不是很熟悉,像大多数父母监督孩子写作业的事情,你让她写作业,东摸摸西搞搞,最后都十一点了还没写完,忍到内伤,实在忍不住把她耳提面命一回,“写作业拖拖,你明天肯定起不来了,你就不能快点”,巴拉巴拉一顿说教,孩子委屈,大人气愤,恨不得揍一顿得了,即使说完了,最后揍一顿,问题解决了,还是老样子。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主动做一件事,即使这件事很难也愿意,而被迫做一件事,即使很容易也不想做,想想小时候我们被父母管教,父母让我做啥偏不做,总觉他们很烦,管我那么多干嘛。关于学习什么的,不管又不行,那要怎么办呢,就是让孩子自发的主动去做,那问题来了,如何激发孩子的自主动机呢
01
让孩子有选择
首先找孩子的动机,你想要孩子快点去洗澡,这是你的需求,换位思考下,孩子早点去洗澡的好处是什么?列出来我们认为她可能去的动机,然后找出她真正的动机。
比如让沐沐早点去洗澡的动机,洗澡比她当下正在玩的玩具更有吸引力,也是就是更好玩,才会去,我一般这样做。
我:沐沐我要去洗澡了,你要不要跟我一起?
沐沐:我还要在玩一会。
我:现在跟我洗澡可以玩打水仗奥,就是你扮演警察,我是小偷,你可以用水枪打我奥,要不要参加呢,等我洗完澡就没法玩了。
沐沐:我玩我玩。
然后就跟着我进来洗澡了,这是最近用的方法,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简单来说就是给孩子选择,给出的选择是孩子感兴趣的,孩子一般会选择对她有利的一面,这就是激发他的自主动机。
02
睡前分享:今日份好事
在我家一直有个活动,睡前分享今日发生的事情,好的事情,不好的事情,就像上面的例子,沐沐想要玩打水仗的游戏,然后答应洗澡,洗澡的时候我两玩的很开心,睡前我就跟她分享:今天沐沐和妈妈一起洗澡了,玩了打水仗的游戏,玩的很开心,然后强化这种开心,你看早点去洗澡可以玩游戏好开心啊,然后还有了更多时间可以看绘本,还能跟妈妈一起写字,真是太好了,然后问她明天怎么做呢?很开心回答,明天还要早点洗澡。
其实这就是正面强化,我们经历的每一件事都会在我们脑回路存在记忆,而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强化这些记忆,观察她生活中做的好的一面,持续强化这点,用我们这个外部动机让她养成这个习惯,从而就会转化内在动机,主动去做这些事。
03
记录反馈
有时候我们持续正面强化,并不会带给我们好的结果,就比如我持续写公众号文章,并不像我期待的结果一样,阅读量多少,但换个角度想,我坚持这么久,我从写一篇文章要几天才完成,到现在只要有了思路,就能写出来,虽然不能跟那些大号相比,但跟我过去比,我的思维,我的写作速度已经进步很多,所以对着孩子一时出现滞后很正常,用发展的眼光看,跟孩子过去相比,只要有点滴进步,我们就要及时反馈给孩子和自己,这样有助于我们坚定的走下去。
我们要清楚意识到,我们不是培养当下的主动,而是培养一辈子的内驱力,允许好的结果是不会来的那么快。这也是强化我们好的感觉,自然不只是这一件事觉得好,就像我可以坚持这么久更新公众号,自然我也会觉得我一样也可以坚持做其他事情。
而大脑通过这一件件事情的强化,它会强化如何看待我们自己,我们自发想要去想要变好,也是源于这些认知。
编后语:
关于激发孩子自主动机,一定是孩子想要去做,那这件事对她是有好处的,她才会去做,我们有时候发现找不到孩子的动机,那就要思考,是不是我们免费给了孩子好处,默认他什么都不做都可以得到好处,他肯定没什么动力去做事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