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教育的路上,我们水小有一批有智慧的追梦人。与他们,我自愧不如。我的梦想很低,很简单——做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上好每一节课。
数学课的生命是思维。对新知识的探究是思维的载体。所以探究成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每位 教师对教材的领悟要透彻,深度解读。课堂上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思维的生命在这里萌动,成长,进而大脑高速运转。同时,学生会体会到数学的奥秘是美的,学习是充满乐趣的,进而产生爱钻研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学习的动力。时间久了就自然的形成为一种思考习惯,形成一种严谨的学习态度。
记得上周我讲《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时,有这样一道题,“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多少块?”我让学生探究分法,两位同学的思维很特别。其中一位叫赵子萌。她的方法是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两份,有两个1/2块,把第二块饼也平均分成两份,也有两个1/2块,这样共有4个1/2块,4个1/2块,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人分得1/2块,接着她把第三块饼也平均分成4份,有4个1/4块,把这四个1/4块,又平均分给四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1/4块,最后每个小朋友共分得1/2+1/4块饼。我相机举起他的第一个正方形(正方形代替饼),对折了一下,问到原来的1/2块,现在可以表示为几分之几块?学生们异口同声的回答2/4块,于是我在黑板上写出了1/2+1/4=2/4+1/4=3/4块,同学们以敬佩的目光看着赵子萌同学。又微笑着望着老师。我想此刻他们的心里是愉快的。另一位是李向阳同学,他的分法是:把每一块饼都平均分成了4份,一共得到12份,把这12份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得到3份。当我说到用3/4表示每个小朋友得到的饼时。站在讲台上的我愕然了,同学们,眉头微缩。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心中有疑惑。下课后,我想了一下,李向阳的分法是把每块饼看作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一共是12个1/4块,把这12个1/4块,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会分到3个1/4块,3个1/4块就等于3/4块。因为没有学习假分数,我在备课时没有预设到这一种方法。所以课堂上没能及时巧妙引导好,才使课堂教学陷入困境。
平时备课,有时候我很难领悟到本节所学内容给学生渗透某种数学思想。我深深地意识到我的知识是很穷的。每次学习我都积极报名,争取给自己充电。听专家对教材的解读;对我们的指导。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我会努力地,积极地进取,构筑理想课堂,引领我的学生向明亮那方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