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新阳光2018初级研修
说说社会化2018-12-26

说说社会化2018-12-26

作者: 醉美田园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18:58 被阅读16次

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它是个体同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P108)。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从个体视角看,它是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的基本内容是教导社会成员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技能;遵守社会规范;树立生活目标,确定人生理想;培养社会角色。从而实现语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

社会化程度大致有如下情形(内为自我的人格特征,外为社会化过程):

一是社会化程度良好,呈现内方外圆状态。这是一种最好的社会化状态,表现为:外表看似没有什么棱角,但内心很坚定有原则有主意,心中有杆称。他心中是这样想的,但未必如他想的这般去执行,会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心中有意见却能用别人理解接纳的方式表达出来。内心越有个性的人,外在就表现的越圆润。

二是未社会化,呈现内方外方状态。这种状态基本如初来这个世界时一样,呈现本我状态。表现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达不到要求就以哭、闹、吵、骂等方式解决,烦了就打,一切的情绪都形之于色。在群体中,这类人常被称作刺儿头,愣头青。有人错误的理解为真诚或表里如一,其实不然,这是自我成熟度不够的体现,自我分裂度不够。

三是反社会化,呈现内圆外方状态。外部表现为苛求完美,虽有壳有棱角,其实是一种代偿,内心己被磨损己碎裂。如海螺般,壳是对完美的追求,死要面子活受罪。这样状态的人遇见羊是狼,是到狼成了羊,常会根据对方软硬来选择是否做出欺负行为。

四是过分社会化,呈现内圆外圆的极其圆滑状态。表现为内弱外弱,受创伤又没有受到保护,无个性,不被人重视,任人欺负,逆来顺受,不敢尝试。。在一个群体中,他们不会出头,却等着别人出头自己得到好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说社会化2018-12-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dk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