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过期废柴·美文集文·心·声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3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3

作者: 秀怀 | 来源:发表于2019-06-09 10:36 被阅读175次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3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文: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丑也产生了。

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邪恶也产生了。

所以有与无相互生发,难与易相互转化,长与短相互彰显,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配合,前与后相互跟随。

所以圣人以顺应自然的心态处理世事,施行不发号施令的教化。

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任其自由发展而不强加干涉,生养了万物却不占有它们,培育了万物却不仗恃、炫耀自己的力量,成就了万物但不自居有功。

正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业才不会失去什么。

我的阅读理解:

《道德经》第一章写宇宙从无中产生,无生有,有生万物,万物之中有人类。人类获得智慧后,知道什么是美之后,丑也产生了。

人类有了智慧,也有了创造力,慢慢的有了社会,就有了权力和欲望,人类在获取中就产生了善恶。

美丑有一部是可视的,比如自然界里有形之物,不可视有人的心灵,善恶也是。但不可视的,又是真实的存在,所以有和无即互相对应,又互相依存,互相渗透。有无是同出而易名,同謂之玄。

创作了万物,而不把自己当做万物的始祖,生养了万物又不去占有它们,有功不自居,所以功德也不会离你而去。这些是自然界最高法则,圣人都是遵循自然法则行事的。

因为古文基础有限,现在也只从字面上的意思去理解,等以后随着我阅读深入了,也许会产生新的理解,那时再回头来修正。

相关文章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3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4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2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1

    道德经我计划临100以上的,说好了把第一百遍送给我朋友地主。所以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我一直不着急。因为我觉得抄了10...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9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抟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11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12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15

    让内心虚空到极致,静下来,能观察到万物的变化,从中寻找它的规律。 万物纷繁复杂,但各有其根本,回归根本,我们叫它静...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14

    古之善为士者,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 俨兮其若客; 涣兮...

  • 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13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边临帖一边学习之《道德经》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nmx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