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学习第26天

论语学习第26天

作者: 杨钥钥 | 来源:发表于2022-04-26 23:22 被阅读0次

4.26

6.1: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译:孔子说:“仲弓有人君之才。”

这句话是孔子称赞冉雍字仲弓,仲公是孔门十哲之一。

6.2: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译: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行,办事简洁不拖沓。”仲弓说:“办事简洁不拖沓,但是对自己的外在讲究一些,这样不也可以吗?但如果行事简洁,外在上也不修边幅,不也太随便了吗?"孔子说:“你说得对。”

居敬而行简,自我修炼的标准,对自己的言行和修养有约束,每天坚持克己复礼,给别人打起交道来,却没有那么多外在的纹饰和无用的条条框框。

居简而行简

6.3: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哀公问:“您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答:“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拿无辜的人撒气,不重复犯同样的错。但很不幸,他实在太短寿了。所以现在没有了,我没听说过谁好字。

不迁怒,不贰过,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不迁怒就是一个人犯了错不要去迁怒别人,心理学上有一个叫踢猫效应,讲的是负面情绪是如何传染的天,猫效应是可以终止的终止的关键在于情绪链条的第1人,只要他能够意识到不要迁怒负面情绪就会到此而止不要过是指做错了一件事情,不会再错第2次,这两者是一个递进的关系

人容易迁怒,还有一个三层次的心理学问题叫认知失调

6.4: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译:子华出使齐国,冉子请孔子给子华的母亲一些粟米。孔子说:“给六斗四升吧。”冉子说:“给多点吧。“加二斗四升。”冉子最后给了八百斗。孔子说:“子华在齐国,乘豪华的车马,穿名贵的衣服。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君子只给穷人雪中送炭,不该给富人锦上添花。”

君子周急不济富,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6.5: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译:原思在孔子家做总管,孔子给他九百斗粮食,他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吃不完可以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啊!”

孔子的人文主义精神,对于穷人他愿意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帮助。

6.6: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骅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译:孔子讲到仲弓时说:“他虽然出身贫寒,但如果耕牛的牛犊长出了红红的毛与尖尖的角,即使人们不想用它祭祀,山川之神会弃之不理吗。”

山川其舍诸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就算出身平凡也要相信,最重要的是修炼自身,让自己真的成为金子。

6.7: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译:孔子说:“颜回能做到三个月心中不违反仁道,其他人只能十天半个月罢了。"

3月不为仁,维持仁的境界有多难?一个人在什么样的状态下才能算是不为仁?比如平和,淡定,喜悦,聪明,关爱有行动力,自己最好的状态应该是能够自我批评,但是不会妄自菲薄,勇于进取,但不会利欲熏心,生活中有很多的挑战和诱惑。把我们从人的状态中拽出来无数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动摇。所以我们要从内心入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学习第26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dqk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