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船长
7:20
“最快的学习方法是——教会别人!”
最早听到这句话,感觉是比较震惊的,一开始会觉得有点疑惑,如果我要学习一样东西,但是我是新手,我怎么能教会别人呢?
后来,了解到了一个叫“学习金字塔”的模型,根据百度百科说讲,学习金字塔是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成果,最早它是由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首先发现并提出的:
图片来自网络在塔尖,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种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
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
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
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
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
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
第七种,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
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大家看学习金字塔的图片,一共是有七种学习方法。
前四种学习方法——“听讲、阅读、视听、看演示”,都是被动的学习,是输入式的学习方式;
后三种学习方法——“讨论、实践、教授他人”,都是主动的学习,是输出式的学习方式。
越是主动输出型的学习,对于知识的吸收和保留率最高,也就是内化程度最高。
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被公认的一个学习高手,应该就是我们的孔夫子了,他被世人称赞为“行为世范,万世师表”。
我参加学习传统文化一个课程,是肖先华老师讲的,肖老师讲孔子的时候,说孔子很年轻的时候,就立志做一个好学生,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正因为孔子十五岁就立志学习,立志做一个最伟大的学生,因此他后来也成为了最伟大的老师。
肖老师还说:
一个优秀的老师,他首先是个优秀的学生。一个优秀的父母,他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子女。一个优秀的将军,他首先是个优秀的士兵。一个优秀的领导,他首先是一个优秀的下属。…
其实仔细想想,孔子的一生,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做教育,也就是说,他一辈子不断地把自己学到的东西,教会别人。如果他只是自己学习自己用,自己没把学会的道理去教导别人,也许他成不了“万世师表”。
从孔子这个案例来讲,其实真正的学习与教学,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是缺一不可的,因此:
教学相长。
教会别人,会促进自己的学习;学习,又可以促进教会别人。
我们中国的文字、词语其实都是很有大智慧的,其实“学习”本来就是包含了两个含义:
学习=学+习;
学,就是学知识,是知识的积累、输入;
习,就是练习、实践,是知识的内化、输出;
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学习金字塔这模型,可以作为参考,提醒我们应该注重输出,应该把学到的东西,要用以实践,用以输出,甚至教会别人。因为我们在学校中,习惯了输入而不输出的方式,这个模式如果不打破,那么我们很难成为真正的学习者。
今天想在关于输出方面,多谈一下,很多人以为,输出,就是简单地复制,简单地教导别人。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流行的很多读书的方法,例如读书会,很多都是将一本书,浓缩成1个小时的讲解,或者5-8千字的“精华文”,这其实也存在很大的问题的,如果不去输出,这几乎对个人提升没有多大帮助。很多人也喜欢读完一本书,就是通过写书评、读后感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复制输出。这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因为关于输入,我想大家都很清楚了,都知道不能简单的输入而不输出,因为这样对于知识的内化保存率是很差的。对于输出,则需要提醒一下自己,我们应该避免一种复制式的输出:
输出,并非复制式的输出。复制式的输出,并不会真正解决你的问题。
也许我们所有人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都是从复制式的输出开始。但是,这显然还是不够的。很多人会习惯性停留在这里。
最佳的输出,应该是创新式的输出。
而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一种打破后的重新组合。
因为这个世界,创新才可以产生新的价值。如果只是千篇一律的输出,只会为这个世界产生更多的垃圾。讲到创新,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日本软银孙正义的卡片创新发明方法。
孙正义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也是一个目光非常长远的人,他19岁考上了伯克利大学,这个时候,就开始规划他的整个人生了:
“30岁时,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光宗耀祖;
40岁时,要拥有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产;
50岁时,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60岁时,功成名就;
70岁时,把事业交给下一任接班人!”
当她在伯克利求学的时候,他也创造性的想出了一个搞发明的方法,那就是卡片发明法。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他做了好多卡片,每一张卡片上写下一个事物,然后排列组合,由此发明出新玩意儿。比如,他在卡片上书写录音机、英语、词典、液晶显示屏等等,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就有可能产生新的想法。
很多人不知道,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曾经都使用过的电子学习词典就是孙正义发明的。他把发音设备、辞典和液晶显示屏巧妙地结合起来,做成了那种能帮你纠正发音的电子词典,这项专利后来被夏普购买,并且完成了商品化。这也成为了他创业的第一桶金,为他日后成为日本首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请记住这句话:
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一种打破后的重新组合。
最近我在学习写作,也发现了一个类似的方法,那就是卡片写作法。
有人说,如果要评选一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纳博科夫必然当选。他是那类作家中的作家,才华横溢,公认文体大家。而他一直使用的一种创作的方式,就是卡片写作法。他在一次的BBC的采访中说到:
BBC:您怎样进行写作?您的创作方法是什么?
纳博科夫:我现在发现索引卡片真的是进行写作的绝佳纸张,我并不从开头写起,一章接一章地写到结尾。我只是对画面上的空白进行填充,完成我脑海中相当清晰的拼图玩具,这儿取出一块,那儿取出一块,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 —— 我不知道,也许是喝得醉醺醺的猎手。
另外,《巴黎评论》的一次采访中,他也回答:
《巴黎评论》:您能说一下您的写作习惯吗?您按事先准备好的大纲写呢?您是从一章到另一章跳着写,还是按顺序从开头写到结尾?
纳博科夫:作品的构思先于作品本身。就像玩字谜游戏,我随意在空白处填写。我在卡片上写下这些段落,直到完成整部小说,我的写作计划是灵活的,但我对写作工具则相对讲究:横格的布里斯托卡片、削得不太尖的橡皮铅笔。
大家注意到了吗?这卡片式写作,其实有一种很大的创新作用。其实这种方式,也是非常符合我们的大脑的。我们的大脑,其实并非是按照逻辑顺序去存储和调用的。如果我们试图通过一定的逻辑顺序,去推理出来一个伟大的故事,或者去创造出一个伟大的作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大概给我们的大脑结构与存储的方式有关。
我们通过卡片的方式,可以把不同的事物、意向,进行重新的组合,重新的连接,创意就很快出来了。
好了,今天的禅写时间到了。到此,我们重新回顾一下本文提到的几个观点:
1、 最快的学习方法是——教会别人!
2、 越是主动输出型的学习,对于知识的吸收和保留率最高,也就是内化程度最高。
3、 真正的学习与教学,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一样,是缺一不可的,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4、 输出,并非复制式的输出。复制式的输出,并不会真正解决你的问题。
5、最佳的输出,应该是创新式的输出。
6、 而创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一种打破后的重新组合。例如卡片式发明法、卡片式写作法。
感恩一切觉正净、真善美!感恩你的阅读,感恩你的支持,也感恩自己的坚持!
我们明天见!船长与你一起禅写!一起精进!
8: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