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挥手、蹬腿、摇头、微笑……当然,最常见的表达方式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哭泣。
功能正常的爸爸妈妈,往往会在第一时间去区分孩子哭泣的含义:是饿了?还是困了?或者病了?感到害怕了,孤独了,尿了便了……不一而足。
语言是人类发展的产物,儿童语言的发展更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进化过程。
大约从出生后2个月开始,宝宝们就会开始咿咿呀呀纵情表达;超过9个月,他们可能就会说第一个单词,这些词汇通常是爸爸或者妈妈,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完全理解这些语词的意思;到了第12到15个月之间,孩子们会通过模仿学习自己所听到的一些声音或单词,同时,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已经具备理解简单指令的能力。
孩子的词汇量在2岁左右逐渐增加,对于听取更为复杂的指令也驾轻就熟了;至2到3岁的阶段,孩子知道了更多的词汇,并且能用三五个单词说出连贯的句子,而对于成人来说,理解他们所说的话也更容易了;到3岁以后,孩子已经可以使用更长,更复杂的句子,他们的发音也越来越好,说母语的时候也有了母语的样子,对于驾驭本地方言也不在话下。所以,3岁以后的孩子,他们所说的一切几乎都可以被成人听懂了。
但是,即便在成人的世界,听懂一个人的话也并不是容易的事,更何况对于很多概念、逻辑不明的孩子。
更何况,很多爸爸、妈妈在孩子小时候只会哭泣的阶段还会努力去解读孩子哭泣的含义,在孩子长大会使用语言之后反而不会认真听取孩子的话了。
3-5岁幼儿园阶段儿童语言能力还不完善的时候,他们大多会借助一些肢体动作来表达。当他们使用词汇来表达自己所陈述的某个概念的时候,往往也会暗含一些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在其中,所以,当孩子说话的时候到底在说一些什么?这些语句里到底蕴含了一些什么样的具体概念、感受、想法和需求,这就需要成人去用心解读。
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些孩子到底是在表达概念/状态,还是任何的想法/需求,乃至情绪/感受的方法,给大家打造一个简单易懂的四维度区分GPS,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孩子。
01.表达概念或状态
某个炎热的夏日,一个四五岁的孩子说出这样一句话来:妈妈,今天好热呀,我出了好多汗。
这句话看似是一句简单的概念表达,也许孩子只是在表达一个状态,但如果妈妈足够了解她的孩子,或许就能读出其中孩子未表达出来的需求——他陈述自己很热,其实是希望让妈妈帮忙擦汗或者扇风,或者是想吃一块西瓜,一盒冰淇淋。到底孩子是想表达哪种需求,考验的就是妈妈平时对孩子的理解程度了!所以,听孩子说话的时候,养成观察孩子说话时的表情和肢体动作也很重要。
02.表达需求或隐形需求
在表达需求的时候,幼小的孩子习惯动用哭闹的方式来辅助表达。
“哭”本身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通常受情绪驱动而产生,比如悲伤、难过、委屈、恐惧、痛苦,也可能是受其他动机驱动,比如小婴儿在会说话之前习惯用哭声来告诉照顾者我饿了,我渴了,我拉粑粑/尿尿了,我想睡觉了……所以,“哭”是一种信号系统,它向外界传递了一个信号,可以激发周围人的同理心,驱动周围人向哭泣的人提供帮助。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他们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诉求之后,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说出这些诉求,让孩子学会表达“我要怎么样”或者“我不要怎么样”的意愿。
例如在前面的语境里,孩子感觉很热,出了很多汗,可以直接这样说:“妈妈,我好热,我想吃冰激凌”。
如果家长过度照顾或是太过善解人意,孩子还没说,家长就猜到他/她的想法并即时提供满足,则孩子就会被教会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平日里当孩子有任何需求直接用动作或者其他语言方式代表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直接表达,注意尽可能使用完整的句子,语音清楚,放慢语速,让孩子易于模仿。
03.表达一种情绪或感受
感受是一个人发自内心的感觉,这种感觉是因为外面的事物而引起的;想法是一个人在意识层面对某一件事情或某一个人的判断。在马歇尔博士的经典著作《非暴力沟通》中,是这样区分感受和想法的:
一想法
我觉得我吉他弹得不好。
在这个句子中,“我”评价自己吉他弹得好不好,只是一个对自己的评判而不是在表达感受。
二感受
作为吉他手,我有些失落。
作为吉他手,我很郁闷。
作为吉他手,我烦透了。
觉得自己吉他弹得不好,“我”感到失落、郁闷或厌烦,这是在表达感受,是在用语言描述一个人内心的感觉。
当我们说“我觉得”或者“我认为”时,常常并不是在表达感受,而是在表达想法。
当我们提到自己感到自己“被抛弃、被羞辱、被虐待、被打扰、被拒绝、不受重视、被束缚、被欺负、无人理睬、得不到支持、无人赏识、被利用、被贬低……”时,都是在表达想法,而不是感受。
比 如
A.我觉得我被大家误解了。
B.我觉得我被父母忽略了。
上述全部属于想法,而不是感受。
能够清楚地表达感受需要丰富的词汇。“很好”或“很差”这样的词语很难让人明白我们实际的状况。如果我们说“我感觉良好”,那么,“良好”这个词所表达的感受可能是高兴、轻松、欣慰或是其他。
为了更好地促进人们的情感沟通,《非暴力沟通》主张使用具体的词汇。
如果父母在倾听孩子表达感受时,会停下手上正在做的事,与孩子保持目光接触,并安静专心地倾听,这样的关注姿态就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孩子在表达感受时离不开对词语的运用,但由于年龄和能力的原因,其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丰富性较差。因此,在倾听孩子表达感受时我们要及时给孩子的感受命名,帮助孩子理解,澄清和纠正他们对感受和情境的歪曲性描述。
为了清晰地表达感受,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词汇表:
☻☻☻A. 表达需要得到满足时的感受的词汇
开心 高兴 快乐 愉快 喜悦 欣喜 喜出望外 兴高采烈 心旷神怡 无忧无虑 踏实 安全 温暖 舒适 放心 放松 自在 平静 满足 欣慰 陶醉 甜蜜 乐观 自信幸福 兴奋 振奋 振作 感激 感动 精力充沛
☹︎☹︎☹︎B.表达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的感受的词汇
害怕 担心 焦虑 忧虑 着急 紧张 心神不宁 心烦意乱 忧伤 沮丧 灰心 气馁 泄气 绝望 伤感 凄凉 悲伤 恼怒 愤怒 烦恼 苦恼 生气 厌烦 不满 不快 不耐烦 不高兴 震惊 失望 困惑 茫然 寂寞 孤独 郁闷 难过 悲观 沉重 麻木 精疲力尽 委靡不振 疲惫不堪 昏昏欲睡 无精打采 尴尬 惭愧 内疚 妒忌 遗憾 不舒服
孩子向家长表达感受时,有时仅仅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不需要回应。这时家长只要做到倾听即可。但很多时候则是孩子在表达一种情感层面的求助,他们期待得到家长的回应。所以,我们在回应孩子的感受表达时要做到两点:一是作出的回应要及时、适当;二是回应的内容要全面具体,不但要对感受做出回应,而且也要对情境、原因的描述作出反应,这样可以使孩子把握感受的因果关系。
5岁的男孩东东在院子里踢足球,不小心把球踢到了7岁男孩洋洋的蝈蝈笼子上,笼子被砸烂了,蝈蝈也死了。洋洋气得随手捡了一个土块扔到东东的脸上。
东东抱着球在院子里大哭,邻居阿姨过来问:“东东,怎么哭起来了?”他啜泣着说:“我恨洋洋,他用土块扔我。”
阿姨试着对他的感受进行回应:“你对洋洋很恼火,因为他对你扔土块,伤害了你的感情。”他回答说:“是的,我再也不跟洋洋玩了。”
阿姨帮他擦掉脸上的泥土,和东东谈起蝈蝈的事,由于东东也喜欢洋洋的蝈蝈,他的情绪马上开始转变,他告诉阿姨:“洋洋那只蝈蝈是他的爷爷从乡下带来的,叫的声音很响亮。可是我把蝈蝈砸死了,再也听不到它的叫声了,洋洋肯定也很伤心…….”
因为阿姨很好地倾听并回应了东东的感受,所以他很快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甚至最后还理解了小伙伴洋洋,用他的同理心重新收获了友谊。
如何听懂孩子的话,怎样解读孩子的语言表达,判断孩子到底是在描述一个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状态/概念,还是在表达自己隐藏的需求,或是传达情绪和感受,其间的方法是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学习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