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感知到危险或觉察自己受到威胁时,我们会亢奋,身体可能会出现如发热、心跳加快、嗓子发紧、全身僵硬或收紧或兴奋感等,这些均属于亢奋状,我们需要它,因为它给我们提供能量以迎接并克服挑战,于是我们行动起来直面挑战,亢奋程度达到峰值,最后它被我们有意识的降下来,带给我们满足与轻松感。于是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经历着亢奋循环。
心理受创者对亢奋循环不信任,因为在他们的神经系统操作模式下,亢奋早已跟恐惧、不能动弹下的煎熬感、无力感、不安全感、愤怒感捆绑一起。于是他们一直被困在恐惧的循环圈内。
心理创伤反应的核心构成四要素如下:
1) 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不是我们自主能控制的,它是神经系统对威胁做出的反应,无论此种威胁是内在的、真实的还是外在的、想象的。在四种要素中,过度反应是构成创伤反应的内核种子,在作者举例的试验练习中,他问了这个问题很关键:自己凭空想象创造场景下的身体反应与看到场景时身体不自由做的出反应,是由你控制产生还是过度反应应激而生呢?
2) 收缩
收缩反应是机体将能量集中起来进行自卫的结果,应对威胁时,神经系统行动以确保我们所有能量都最大限度地以最优方式面对威胁,收缩改变了人的呼吸、肌肉紧张度和姿势、皮肤、四肢及内脏筋膜、血管收缩度,一旦收缩反应不足以将机体的能量集中起来进行自卫,神经系统就会启动其它机制,如僵直和解离以盛容过度反应。
3) 解离
解离是什么,应从它给人带来的体验讲起。温和的解离,表现为恍惚态、健忘态,如开车从公司回家,突然发现自己到家,对路上经过毫无印象;另解离极端情况下可发展为多重人格态。
解离我们不必抱对负面观点,它是个有价值的工具,它帮助人们将高度亢奋中没被释放的能量与当事者完整体验解离开,保护我们免受威胁或死亡带来的痛苦。
4) 僵直,常伴有绝望无助感
绝望无助是神经系统的刹车。僵直反应、身体无法动弹是真实存在的体验,此状态下当事人根本无法尖叫、移动或会丧失感觉。
与过度反应和收缩不同绝望无助感是对身体内发生的生理生物过程的一种明显反射,当我们神经系统进入高度亢奋状时,我们没能力保护自己时,神经系统会采用僵直反应以应对,这是原始而本能的,是自卫策略中的一种。
以上四种,是我们应对威胁 时的正常反应,它们并不总会导致创伤症状,只不发有这些成为身体中习惯性的长期存在,创伤症状才会形成。若身体还有其它压力反应,强强联合1+1>2下构成创伤反应内核的这些症状就会将精神和心理特征融入身体潜意识动力之中,直至最后深入心理受创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PS:本文由郑平原创撰写,大家点击可关注我,第一时间获得更多精彩原创文!觉得文章好,那就顺手点个“赞”或“在看”吧,觉得有价值就分享给自己的朋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