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069616/da7a66f091cca196.jpg)
接着上次的话题,关于《追忆似水年华》。
我想说,如果您已经读过它,并跟我一样是马塞尔•普鲁斯特的忠实粉丝,那就千万不要错过这本堪称“追星秘籍”的《拥抱逝水年华》。 在书中,阿兰•德波顿这样评价马塞尔,“他是个好性子、可靠、迷人的朋友,同时他又是个诚实、深刻、绝不会陷入温情主义的思想者”。
所以,想看看生活中的马塞尔•普鲁斯特有多倒霉、矫情、别扭、难伺候吗?想走近一点发现他的温柔、可爱、细心和热情吗?想了解他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态度吗?想试着去触碰那颗小心翼翼释放着“我喜欢你,也希望你喜欢我”的敏感细腻的心吗?想知道在《追忆似水年华》之外,马塞尔还写过哪些动人的篇章让人眼前一亮吗?读《拥抱逝水年华》吧,您所期待的,里面都有。
如果您还未曾读《追忆似水年华》,或者刚刚翻过几页,热情就消退了,于是这厚厚的七大卷书从此被束之高阁沾满灰尘,没关系,先读《拥抱逝水年华》吧。 请把它当成一本名著导读或好书推荐,用浏览广告或闲话八卦的轻松闲适的心情去看它,看一看马塞尔•普鲁斯特如何半生荒唐又如何凤凰涅槃,看他影响过哪些名人,催生出多少杰作,再顺带着,欣赏一下那些让阿兰.德波顿感触颇深的段落和思想,是否也能在您的心底掀起风浪。试试看!
如果您热爱文学且常怀表达的欲望,却苦于素材枯竭,或囿于怯懦与羞涩,时常口不对心文不对题,读读这本《拥抱逝水年华》。看看阿兰•德波顿从马塞尔那里学到的经验,从《追忆似水年华》里提炼出的与写作有关的真知灼见,能否为您指点迷津。
比如这样的观点:“真正的著作不应是光天化日和夸夸其谈的产物,而是黑暗与沉默结下的果实。”
“读天才作家的新作,我们会欣喜于种种的发现。我们在书中找到了我们自己羞惭的念头。我们压在心底,不敢表露的快乐和忧伤——一句话,我们发现了一整个我们曾经鄙薄不屑的感情世界。恰是这本书教我们领略这个世界的价值,让我们幡然猛醒。”
(我们需要)“捍卫一种坦率、明快的表达方式。”
“陈词滥调之害,在于它们仅抓住了一点皮毛,却令我们误以为这些词已将某个具体的情景一言道尽。”
“这些词出现在古典作家笔下,也许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是后来经不住那些只知卖弄文采的作者频频袭用,早已成为纯粹的装饰。”
如果您一直以最大的诚意和最饱满的热情拥抱生活,却依然免不了被辜负被击打,总在痛苦,总在焦虑。读《拥抱逝水年华》吧,像读一本饱含人生智慧的教科书那样,带着理性、客观、自省、观照的虔诚。
我不相信像这样的文字无法令您沉思:“未加咀嚼的日子,等于白过;未浸透体验的生命,等于白活。快,是技术通向外在的攫取和占有;慢,才是真正的生活艺术。”
“智慧是教不出来的,只有我们通过自身的经历去发现,没有人可以分担,任何人不能代劳。”
“幸福生活的秘诀乃是从各种以密码形式出现的痛苦中获取智慧。”
“我们在黑暗中掘地洞之余,一定要努力化眼泪为知识。”
“生活的艺术在于善于利用逆境。”
最后,假如此刻,您眼前花好月圆,惠风和畅,最美的风景和最爱的人都已在身边,只想憩息在午后的慵懒里,随意翻翻散文或诗歌,用一些优美的文字妆点生活,那这本薄薄的小书也定然不会让您失望。
阿兰•德波顿作为公认的“才子型作家”,他那种简洁、明快、优雅的表达方式,他对幽默、诙谐、平实、典雅、严谨等各种文风驾轻就熟的掌控力,以及那种深刻但不晦涩,博学却不卖弄,灵动而不故弄玄虚,睿智然而温和、不犀利不尖酸的做派,十分绅士,十分君子,故而十分迷人,让人沉醉。
总之呢,因为喜欢这本书,我不怯于勇敢表白。因为想让更多人认识并喜欢马塞尔.普鲁斯特和阿兰•德波顿,我絮絮叨叨这么多,其实本意也只是想推荐一本书——《拥抱逝水年华》,作者阿兰•德波顿。
最后想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愿喜爱文字的你我,乐在其中,终有所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