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青年公务员成长之道】之二
如何开启公务员职业生涯?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初入职场的每个人都是如此,尤其是绝大部分从学校门到机关门的大学毕业生,既没有工作经历,更没有机关经验。其实,万事万物皆有一定规律可循,《序言》中谈到,从考上公务员到基本成熟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这些阶段均有其形成的客观条件和必然规律。
1. 兴奋期(约1—3月):刚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国考、省考、市考,成为一名令多数人仰慕的公务员时,个人乃至全家都无比兴奋和激动,尤其是历经数次艰难考试的小伙伴;待到第一个月发工资时,更是万分感慨,有些小伙伴也许第一次才发觉个人的经济价值,忙着与父母亲朋分享,全家人一起憧憬着美好明天,畅想下半辈子无忧无虑的生活,有些甚至迫不及待考虑买房置业等大事情。
2. 失落期(3月—1年):一般在正式报到上班一段时间后,逐渐发现单位环境、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等诸多不如意,达不到个人期望值,或多或少感到有落差;尤其是有些大学生心高气傲、自命不凡,甚至认为到这个单位是“怀才不遇”,导致刚开始就很难融入周边同事和领导的交际圈,从而倍感失落和孤独。这段时间往往最难熬,一边看着刚领薪水时落榜者羡慕的眼光,一边又怀疑个人选择到底是否正确。
3. 彷徨期(1—3年):这个阶段往往已基本掌握单位和岗位的工作流程,熟悉了身边的领导和同事,比较全面进入工作状态;然而,由于入职时间较短,难以深入了解工作内涵和职业前景,也没有很好的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内容深度融合。于是,有些人开始犹豫彷徨,觉得这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自己,长久下去可能会“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人开始考虑调换单位,甚至打算辞职。这段时期对个人和单位都非常关键,往往会出现两极分化现象,没找到感觉的人可能会考虑离开,或者慢慢开始混时度日、得过且过;稍微有些感觉的人会越干越来劲,不断加强学习、自我提升,逐渐受到领导的亲睐并开始在单位发挥重要作用。
4. 奋进期(3—5年以后):工作3—5年以后,大部分人的工作状态、职业心态已经趋于稳定,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和基本素质,工作上能够驾轻就熟,逐步走入职业发展的快车道,慢慢成为部门的业务骨干、单位的青年才俊;人际交往的圈子越来越广,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也比较稳固;同时,凭借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上也开始筹划供房、买车、成家等人生大事。因此,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人在工作、生活中能够找到成就感、价值感、满足感,并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开始规划职业发展路径,工作发展更加稳步推进。
随着公务员职业生涯的开启,以上四个阶段一般都可能会经历,只是过渡时间长短而已。对于绝大多数初入职场的青年公务员来说,都希望顺利渡过这几个阶段,开好头、起好步,早日走上平稳发展、不断上升的成长之路。吉公认为,一定要首先把握好以下这几个方面:
一是千万要摆正心态。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中的道理有千万条,但是能否转化并运用到各自面临的现实才是关键,起码以上几个阶段的客观分析估计无论是工科、还是文科的课堂上都不会讲到。大学毕业生普遍容易走入的误区是心气太高、傲气过盛,认为文凭能够代表一切,学历越高越容易犯这个毛病。
吉公曾总结过四个自我感觉比较实用的不等式:文凭≠水平,学历≠能力,知识≠见识,学位≠品位。刚入职场时,一定要对自己有清醒认识,摆正好心态才能投入到工作生活中去。
二是尤其要谦虚好学。其实,每一个新到单位的大学生公务员,周边的同事和领导往往都会观察你、评价你、谈论你;学历越高,其受关注度越高。而实践中,学历往往只是一个暂时的“标签”,你的言行则非常敏感,更容易被人注意和记住;在客观的工作环境、人际氛围中,每个新来者都是“小学生”,需要俯下身子多学习。谦虚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大多数老同志一般都“好为人师”,尤其是在新来的年轻人面前;只要态度诚恳,多看、多问、多想、多干,把身边每一位同事和领导都当做老师,就一定能有很多收获。
学不到理论就学业务,学不到业务就学经验,学不到经验就学做人,“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是切忌不可谈论是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每个单位、每个部门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人际关系上的是是非非。对于新来乍道的小年轻来说,可能会听到、看到、感觉到一些不和谐的人与事,但切忌不可听风便是雨,随意评论或者转述张三李四的长长短短,否则一不小心得罪他人甚至领导,会给自己留下无穷后患。
这时最简单的方法是“装糊涂”,把握当下的唯一任务就是谦虚好学、尽快熟悉业务,“三人行必有我师”,无论旁人如何评价和被评价,只管笑脸相迎,虚心向每一位前辈学习;即使确实感觉学不到有价值的东西,也能给人留下好印象,今后说不定什么时候能获得别人的帮助和提携。
作为初入职场的青年公务员,其实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在今后的章节还会详谈,吉公认为目前以上三点为最根本之要,也可以不断衍生出更多具体的措施和方法,但愿能给各位点滴启发和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