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原创文字集每天写1000字想法
《波西米亚狂想曲》观后感

《波西米亚狂想曲》观后感

作者: 温暖的小太阳2019 | 来源:发表于2019-03-23 20:57 被阅读9次

      难得休息一天(明天要加班),可不能浪费啊!于是搜了下电影,发现了这部评分913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买了下午2点半的这一场。

      1点半开始收拾,到达影院离开始还有十分钟。进场才发现"巨幕"真不是盖的,视觉和音效特别好。很久没有进过巨幕厅了,一般看是3D,自己选座。这次用了系统选座,中间位置,2D,但是观影效果超棒!

      看完以后,整个人还沉浸在那次"live aid"的演唱会现场,离场的时候分不清自己在哪里!这部电影无疑是成功的,5星推荐。

    01 电影的表现手法

      用倒叙的方式,前后呼应,故事情节紧凑,取舍有度,几乎没有累赘的部分。最后一次"live aid"的现场演出,直接把气氛推到最高潮,燃爆全场。

      从最初的Smile乐队到Queen乐队的组成。从默默无名到一举成名,矛盾日显,到最后握手言和,环环相扣。让观众对Queen有了直观的了解,为他们的创作理念所折服——创作让每位观众都可以参与的歌。

      因为是人物传记式的电影,所以最后有对Queen成员的人物概览。大有在最高点戛然而止的意味,既让观众激情澎湃,又让观众对弗雷迪· 莫库里感到惋惜。

    02 Queen是一个团队

      电影主要是围绕弗雷德·莫库里来进行的,把Queen从建立之初,到最后成名。同时,对于他个人的披露也是最多的,好像主要是为他一个人而作。

      其实,不然。弗雷德没有Queen的其他成员,就不能成为弗雷德,同样,Queen没有弗雷德,就不能称之为Queen。

      弗雷德和Queen团队产生分歧,决定单飞。虽然他能找到贝斯手,吉他手,但是融合不成一个团队。最后幡然醒悟,重回团队,这样才能安心地创作,安心地唱歌。

      团队是什么?团队就是一群相互理解的人聚在一起,各司其职,让每个人发挥其作用,达到整体的利益最大化。他们既是同事,又是盟友,更是相互理解与包容的朋友和家人。

    03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虽然弗雷德是Queen的灵魂主唱,但是在他没有进行进入乐队的时候,只是一个普通的机场行李搬运员。从搬运员到火遍全球的乐队主唱,好像他是靠着幸运在一路开挂。其实不是,因为他一直都有准备!

      当Smile的主唱离开后,弗雷德找到了Smile的其他成员,进行了一场非常厉害的"自我销售"。

      首先,他表达了自己对Smile的喜欢,并且对里面的Brain和Taylor进行了研究。给他们的第一印象就很好,接着拿出自己写的歌词,却被告知主唱离开了Smile。

      这时候,弗雷德没有失望或直接离开,而是直接唱了一首smile的歌,完美展现自己的唱功。被Taylor说"龅牙"不适合Smile乐队,他并没有自卑和放弃,因为正是因为"龅牙"而让他的音更加特别。

      龅牙又怎样?不会贝斯又怎样?他一样地自信,想要什么就直接去争取。包括后面主张把乐队唯一的财产——车,给卖掉,加上一个月的演出工资,换一个去录音棚录音的机会。当投资人不认同他们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时,他能坚定地相信自己就是对的。并且把唱片拿到电台直播放映。

      这一切的一切,看上去有些疯狂又不按常理出牌,但是最后都证明他是对的。因为他有实力,能够明白什么是对的选择,即使与常规不符。

    04 犯了错就会受到惩罚,谁都一样

      弗雷德的这种性格肯定是有两面性的。他有才华,但是又有着恃才傲物的桀骜不驯,太过自我。开会经常迟到,给别人随便换名字……产生矛盾并且乐队解散是必然的。

      成名后的他,金钱名利都有了,但是却越发地孤单寂寞,而且发现自己是同性恋,加上各种压力,让他相信小人,走入迷途。

      试图通过各种Party来缓解内心的寂寞和满足自己的滥交,最后越陷越深,精神崩溃,把真正关心他的人隔绝在外,音乐才华也消退,还患上艾滋。幸好后面他能及时醒悟,回归正道。

      一面为他感到惋惜,一面不由感慨上帝是公平的。每个人犯了错都要为之负责,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歌坛巨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波西米亚狂想曲》观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de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