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色关注,我在这里等你来

日本人山下英子的《断舍离》是本很不错的书。崇尚减法哲学。让读者重拾轻盈的人生哲学。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弃多余的废物、脱离对物品的执着。脱离过剩执念,减轻心灵负重,从中获得深刻智慧。
著名主持人杨澜说:一本不到两小时可以翻完的书,却足以改变你人生。那些我们不需要的衣服、本应扔掉的食物,还有情感中的伤害,都让它离开吧。
书中对做不到断舍离三类人群分类拍案叫绝。逃避现实型:总之我就是不想待在家里;执着过去型:那些回不去的幸福时光;担忧未来型:没有了就会很不安。
这三种人群分类常聚集在一人身上。比如橙是一个典型不爱收拾屋子的人。橙收拾屋子的经典大招就是扔东西。
橙每次扔东西总会犹疑。面对过去的信件、明信片、照片、纪念品会手软。想想便又将其归回抽屉。橙觉得如扔了那些,就像扔了过去某段时光。
岁月无痕,只有在这些老旧的纪念品、信件、照片里看到遗忘的时光。橙舍不得的原因并非里面有许多美好记忆。只是念旧所以舍不得。
但随着一次次收拾屋子,橙的减法越来越好。不用的的东西就扔,当时橙未看过《断舍离》,却亲身体会过将家中无用之物扔掉之后的轻松畅快。人生减法哲学精妙,做物质减法的同时,给精神做了加法。
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年轻人家中喜欢简约,老人却爱留旧物。若老人搬来年轻人处住,会春风润物细无声地带来许多旧物。渐渐家中被老人带来的旧物填满。
它可能是老旧的家俱。从小椅小凳到许多小零碎,家变得臃肿,似乎和老人原来的住处越来越像。
收拾东西就成了难事。按《断舍离》里的说法,扔掉不用的旧杂物。不用的旧物、杂物几乎都是老人的。扔不得。要扔老人不许。
“还用得着吗?天天放在床头边?堆得满满的,放东西,擦柜面都不方便。”
‘不,就要放那。我看到就安心。“老人如护崽的鸡,对想扔东西的橙虎视眈眈,只有作罢。
老人后来小小声说了句话,“要扔可以,等我死了以后。“
橙并未多在意。老人赌气的话罢了。
时过境迁,橙再收拾屋子的时候已没了阻力。老人去世了。
虽未看过《断舍离》,橙收拾屋子的天生理念和《断舍离》的观点不谋而合。
该扔的扔,该清的清。屋子果如橙所料那样,简洁明净。可橙总觉得少点什么。
少了牵拌,少了扔东西时老人的阻拦。橙心里一空。
有一种舍不得,是舍不得过去的幸福时光。老人眼里的旧物都曾经鲜活,都有伴随的记忆。只是那些逝去的时光带走的旧物原本鲜活的样子,如时光流逝带走老人鲜活的生命力。老人不舍的是对旧时光的想念,是对曾经鲜活生命力的想念。
未到其时不知其味。只会一昧埋怨老人的固执守旧。老人闭口不言,只寸步不离守自己的旧物。
如今物是人非,橙扔了许多无用的杂物,面对老人床边的那堆旧物却无法下手。那些被老人牢牢守护的集邮册和旧笔记本旧盒子一定有老人重要的记忆。
僜心情复杂地将它们整齐地归置在空出来的书柜里。橙知道无论如何断舍离,家里都会有它们的一个角落。
生活需要断舍离,生活减法的哲学确实带来种种益处。可在某个角落,橙愿意放着那一堆老人留下的旧物。虽然无用,但却是念想。
人可以轻装上阵,去除情感生活中的伤痛。但生命中珍贵的记忆,无法断舍离。那怕它是一堆无用的旧物,亦愿好好珍藏。
人间可以做很多种断舍离,请担待老人的舍不得。因为有一天我们也会老,也会有看似无用,却视如珍宝的旧物。
喜欢时光恰巧的文章请点击关注、订阅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