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的电影“毒液”,与之前的电影“我的前男友是间谍”,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讲述普通人的逆袭之路。
“毒液”中,一名事业颓废的屌丝记者,在采访商界科技型企业生命基金公司老总后被报社无情开除了。因为他采访时问到了人家的痛处——安全事故瞒报问题。
无冕之王PK资本家的第一局以失败告终。
不仅如此,之前还你侬我侬的未婚妻,也因泄露生命基金安全事故信息被开除了。
美女很不爽,向屌丝记者“SayGoodbye”。因为,这货是趁着晚上与美女啪啪啪后的沉睡时光偷窃美女电脑信息才知晓生命基金安全事故的,从爱情角度看实在是龌龊。
显然,美女对此大为失望,也终于在被开除的那一刻痛下决心要与屌丝记者分手。
自此,屌丝记者陷入了“就业危机”,每日为找工作忙得焦头烂额,加入了失业者大军,成为了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普通人。
毕竟,即便之前的报社工作收入不高,但毕竟还有些话语权,可以体现价值。这下可好,连发言权也没了,就差行使救济权了。
电影至此,普通人的人生谷底就站稳当了,反弹即将开始。
生命基金内部的一名高级研究人员(女),为屌丝记者带来了反弹机会,把他直接带进了生命基金公司内部人体实验室,为屌丝记者与被抓到这里来的女乞丐“亲密接触”创造了机会,而接触的结果是——
外星生命体“毒液”,融入到了这货体内,与其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生关系”。
普通人逆袭,不仅有武侠玄幻小说中灵丹妙药、神仙高人、穿越时空的路数,漫威中的外星来客也用上了,可谓“思路开阔”。
不过,这部电影中颓废男不自信的脸与“毒液”貌似有重度牙周炎的脸相互切换乃至各露半边的强对比,以及“毒液”毫不留情咬掉人的脑袋、吃掉整个人的轻松恐怖画面,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据说,这电影有30分钟屌丝记者与“毒液”共生体磨合沟通的内容被删除了,着实有点遗憾。因为,“毒液”调侃屌丝记者的言语都很诙谐幽默,也很接地球人的地气。
与“毒液”相比,“我的前男友是间谍”这部片子,似乎更真实更接地气。其蕴含的“普通人不普通”的生活哲学,给予了我们无比的快乐。
无论是女主角1号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头交易时遭遇枪指而不慌乱、交给专业特工假奖杯、从死去的特工身上拣枪击杀特工,还是女主角2号利用自己练过杂技的童子功在PK有体操背景女杀手时的完胜,临危不惧的勇气、技能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赋予女性朋友无限英雄主义气概的同时,也把“高手在民间”的群众英雄形象树立了起来。
当然,如果有“毒液”、能穿越、能遇到神仙高人等人生际遇,那再好不过了,普通人的逆袭概率将会大幅提高。关键是,据不完全统计,这类际遇好像……,普通人要逆袭,还得主要靠自己。
靠自己坚忍不拔后的点滴积累;靠自己临危不惧后宝剑锋从磨砺出的精气神;靠自己努力拼搏后的成长;靠自己开放包容发展后汲取的外部力量;靠自己苦练本领后娴熟的技能……
有了这些,普通人的逆袭,才有可能,才能通过机会、平台施展开来,走出低谷,走向开挂人生。
当然,我并不是说电影“毒液”不如“我的前男友是间谍”好看。二者风格不同,前者体现了人类天马行空想象力,而想象力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大区别所在,也是人类社会能够进化到如今地步的原动力之一;后者则把普通人具有的可贵品质全方位地展现了出来,赋予普通人生活向上的信心与动力。
千万年来,人类,不正如这两部电影中的人物一般,通过对未来的向往,激励自己,在面临灾难困难时临危不惧,一直推动社会进步,走到今天吗?
电影不仅来源于生活,更是在恢宏层面对人类过去苦难辉煌、当下旋律色调、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跨越国家民族的抽丝剥茧式思考,这也许就是无数人喜欢看电影、无数人喜欢拍电影的原因吧!
因为电影,既可以体现人类的厚重发展史与当下的五光十色,也能探索预言人类未来的诸多可能,是独立于物理世界之外集过去、现在和未来于一身的光影天地,是地球人类思考、活动和未来探索的记录者、开拓者。
(完结)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