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金油”干部们怎么办?

作者: 老卢庸观 | 来源:发表于2017-04-02 13:47 被阅读100次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老卢庸观”(mp.weixin.qq.com/s

    无纸化办公

    万金油,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吗?

    我专门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百科。

    万金油的意思是这样的:

    万金油,俗称清凉油。当人们遇到蚊虫叮咬、皮肤瘙痒或者有轻度烫伤时,取万金油涂抹患处,即能活血消肿、镇痛止痒;此外,当伤风、头痛时,取万金油涂在印堂、太阳穴处,便有清凉缓解之效。

    现代汉语中常引申为:形容人或物用处较多,在很多地方都能起到一定作用,可做褒义词也可做贬义词。

    多数情况下“万金油”用途广泛,是褒义的说法。

    但,你听没听过官场体制内一类被称作“万金油”的人呢?

    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类人。

    国情大家都知道,经济社会的发展建国以来主要是官方主导的。

    一开始是学习苏联老大哥的集中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然后在1958年后“放权让利”思想下形成了地方分权的经济发展模式。

    随着1958年开始实施的“放权让利”的体制内改革几经反复不成功,中国领导人把目光从体制内瞄向体制外推行了从农村开始的“增量改革”,走出了一条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先易后难的改革路子。

    在这个过程中,伴随国家高层对“计划”、“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力量逐步壮大起来,国民收入、生活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增加了对改革方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进一步加快了中国市场化的步伐。

    伴随这些国家政治经济生活领域的变化,主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地方由于事务越来越多,致使党政领导体制中诞生出一批对照中央机构设置的专门机构来搞材料搞经济研究,服务地方党政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决策。

    就省一级而言,省委省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党史办、社科院、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等构成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参谋助手,现在规范的说法是“智库”。

    这些体制内“智库”中不掌权、专司各式文字工作的处级以下干部被体制内的人们包括他们自己,戏称为“万金油”或“秀才”。

    说到这儿,你可能会说,万金油不挺好的嘛,用途广泛,领导让你写得多,是看重你的才华,是对你的重用!

    一定程度上是对的。

    因为,如果领导都不使用你,有好事儿你又没有其他门道,只能一次次地被搁浅,看着周边的人不断被提拔而黯然神伤了。

    而,前段时间正部级领导干部全国政协民族宗教委主任朱维群写了一篇流传较广的文章《如果说你是笔杆子,糟了!仕途就这样了…》

    文中有段话很值得琢磨:“现在有一个不好的风气,就是把写文章看作是秀才的事,如果领导评价一个同志是个笔杆子、是个秀才,糟糕了,这不是表扬的话,这意思是说你就干这个了,你的前途也就这样了,相当于说你不会办事情。”

    从这个角度看,显然“万金油”并非褒义的说法,也不是什么好岗位。

    而最近碰见一位已退休正处级干部的说法,更让我对“万金油”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这位老同志年轻时也风光过,三四十岁就正处级干部,曾下挂地方县委副书记等实权岗位锻炼,前两年刚从省直机关退休。

    近日吃早餐时在餐馆碰见他吐槽退休后的生活。其中,对写材料这类万金油干部退休后也没法子找个企业去干点事儿有看法,认为万金油干部没有用,无法在退休后到企业任职继续发挥余热,等等,巴拉巴拉。

    餐后寒暄告别,我往单位走的时候也一直想着他所说的话和前段时间看到的那篇文章。

    万金油干部的确不是个好称谓!

    难道万金油干部就真的没有前途吗?

    这样的疑问一下子就跃入脑海,久久挥之不去。

    近些年退休的老同志大多是从计划经济时代一直过来的老人,他们发展历程中体制内能自主的空间小、社会赋予的条件也一般。有些老干部无权一辈子就写个材料,的确容易成为万金油干部,什么都知道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深入,导致退休后想兼职也难。

    但,我觉得即便如此,如果想干些事儿也不是没有条件和机会。

    现在是数字时代,如果你退休了,精力体力俱佳,有文字功底,大可以开个微信公众号、头条号和微博等来写一些体制往事儿、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热点的文章来做事儿,做得好也能获得精神物质的双重回报。这样的老同志我也是经见过一些的,并非没有。

    关键是不能有万金油思维,依然处于被动干活的思维桎梏中。

    这点对现在体制内依然被称为“万金油”或“秀才”的人们同样适用。

    一来是不能有干工作“等、靠、怨”的思想,兼顾家庭的同时主动作为,没事儿就多练练笔头,打磨文字功夫。

    二来是对万金油文字工作的前途需要在数字时代有个新的认知。不能就材料写材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深入学习自己接触到的各行各业的专精知识、思维,在万金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把自己发展成对诸多行业产业都有较深层认知水平的通识之士,让自己成为心理学家菲利普·E·泰特洛克笔下知晓诸多小事儿的“狐狸”而不是专注某个领域喜欢拿大主意的“刺猬”,强化自己的预判力,为人工智能时代到来引发的职业发展危机做好铺垫和准备。

    三来是当前正处于一个体制内转文风转作风的时期,万金油们正好可以借此时机去粗取精,删繁就简,把写文章与解决经济社会中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把写文章与对新事物的深度思考结合起来,让写文章的万金油们成为有思想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好把式。

    长此以往,体制内的万金油们就会逐渐消失,多了一群能干事儿能写文章能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通识之士。以此为基础,地方智库建言献策的能力也势必会水涨船高,有益于地方。

    体制内的“万金油”们若能如此,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当然,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既然在政界打拼,从职业发展路径看,多数人可能会有主政地方、绘就地方发展蓝图的想法和冀望。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自己也愿意走仕途,自己还能拿捏得住这主政地方的事儿,以专家型官员的标签去地方履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对于万金油们来说,是个极小概率的事件。不到一定的级别、没有一定的政治资源,显然只能是听着好听但不能实现的美梦。即使真下去了,要么不服水土难以持久更谈不上作事儿了,要么下去后再都上不来了。

    尽管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和事儿,但人各不同,大多数万金油们在体制内只能边熬边提升自己成为通识之士,在过程中耐心等待、抢抓发展机遇了。

    毕竟体制这种集体主义的群体地带,即便数字经济时代已有诸多改变,但其历史的、官僚的、复杂人际交织的做派和文化不是短期内可以完全扭转的,需要有久久为功的心态、需要有力的改革和反腐败等综合举措一以贯之地推进,才能在未来某一日功行圆满、水到渠成。

    万金油们,不用气馁,主动学习,主动工作,干中学,学中干,打造自己的写作系统,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大势和生活中的小事儿,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当有一番大作为的。

    只要你想,只要你想了就去行动,只要你的行动持久有力,终有回报,终有所得!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跳出了别人给你画的圈——“万金油”,可以像7万年前横扫地球诸多凶猛生物的智人先祖一样在严苛制约因素下主宰自己的命运、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完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万金油”干部们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rv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