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文学社
文人刀子软但更狠,苏东坡无意惹大祸

文人刀子软但更狠,苏东坡无意惹大祸

作者: 巴山来客十废纸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19-08-27 22:03 被阅读0次

文人之间的争斗,狠辣当中充满谐趣,柔软当中饱含阴毒,是比直来直去的王侯将相的争权夺利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苏东坡与王安石这一对师生之间,就有过这样的故事。

文人刀子软但更狠,苏东坡无意惹大祸

一代才子苏轼上京应考,主考官正是北宋可与苏东坡齐名的大文豪,主持朝政的王安石。东坡之才还有说的吗?当然是三篇文章皆锦绣,一番政论动京华,金榜题名,高中秋闱,也成为了王安石的门生。王安石也正在进行变法,用人之际,要重用苏轼。苏轼就去拜望恩师,没想到王安石恰好不在,文案上留下了一篇未完成的作品,仅仅两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来于蜀中也算遍历天下,博览群书旁通经典的苏东坡忍不住接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哈哈,到了正是委任的时候,苏轼被贬为黄州通判。一夜秋风,次日见满地菊花,才知道为何自己才高八斗,被任到如此偏远之地的小官了。

其实,王安石被苏东坡凭才思调戏这不是第一次。就在他这次应考之中,论述法制与王道,讲了一个故事:唐尧时期,有一人犯罪,大法官三次判定杀头,尧三次给予赦免。尽显执法者严而王者慈。王安石一看,愣了,虚心请教苏东坡——我也算熟读经史,怎么没有见过这一则记录?请问是记载在那一本书上?苏轼哈哈一笑:“最好的要的时代,应该是这样的呢!”原来是苏东坡编的!

文人刀子软但更狠,苏东坡无意惹大祸

其实,天下史册又何尝不是绝代才子编的?王安石不过是一个超级书呆子罢了。试想,太史公作史记,尧舜时期人物语言也倍加详细。相隔几千年,司马迁何得而知?历史,不过是实现明天的目标、证明自己今天正确,而讲述的昨天的故事,在理不在事。可惜王安石并不是这样想的啊,因此也就开始了被今天公认历史第一才子的苏东坡一生坎坷的仕途。

后续也多说几句。在王安石变法当政的时候,苏东坡是批评不断,以至于令王安石的最大政敌司马光认为,苏轼是反对变法的。其实,苏轼就是一个才子,看不惯就要评,文采又好,才仿佛成了最大的反对派。等司马光主政的时候,他有对时政左右看不惯,批评嘲讽,终于被政坛与皇室认为就是一个没有立场的搅屎棍,一生不得重用,成为了可与“奉旨填词柳三变”齐名的“浪迹天涯做雄文”悲剧人物。没有在历史上开创文化冠代,也能治世经国的先例。

但今天我们不必去感叹苏东坡的仕途悲歌,到时可以好好体会文人软刀子的狠厉——想东坡这样的绝世才子也被决定了命运,谁还能脱出?

文人刀子软但更狠,苏东坡无意惹大祸

相关文章

  • 文人刀子软但更狠,苏东坡无意惹大祸

    文人之间的争斗,狠辣当中充满谐趣,柔软当中饱含阴毒,是比直来直去的王侯将相的争权夺利更令人叹为观止的。苏东坡与王安...

  • 说文人

    说文人 ——平棘酒徒 说说多嘴惹事的文人: 司马迁替李陵辩护, 惹怒汉武帝, 招来腐刑之祸。 苏东坡讽刺朝政, 惹...

  • 竹林七贤:世界太冰冷,长醉慰平生

    魏晋是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除了血腥还是血腥。帝王有两把刀,一把是温柔的软刀;但硬刀子并未放在一边。文人身处其间,命...

  • 竹林七贤:世界太冰冷,长醉慰平生

    魏晋是一个风雨如晦的时代,除了血腥还是血腥。 帝王有两把刀,一把是温柔的软刀;但硬刀子并未放在一边。文人身处其间,...

  • 马虎惹大祸(原创)

    一家汽车4s店,近期要举办促销活动,事先联系了广告公司,设计好广告宣传内容,以传单形式发放出去。 促销第一天,活动...

  • 大意容易惹大祸

    微风阵阵,秋衣正浓,看着远处被树叶印染成五颜六色的山、听着潺潺的溪水声以及偶尔的狗叫声,一切都是那么的怡然自得。让...

  • 退一步,你就海阔天空

    听说,简书上有一波人在“打架”。 文人打架,当然不会像我这个粗人,撸起袖子、操起刀子,视死如归地大干一场。 但文人...

  • 小文人动刀子

    今年小文人动刀子了。 秀才回乡,八十老母养了一头猪,可是找不来一个会杀猪的来帮忙。 秀才放下身段,挨个去请,可惜别...

  • 防疫情口罩惹大祸

    防疫情口罩惹大祸 文/王芝叶 今天听闻惨痛消息,有两...

  • 【浣溪沙】无意秋深岁月更(孙光宪体')

    浣溪沙 无意秋深岁月更 文/冯素萍 无意秋深岁月更。倚窗凭看籍舒情。落残存瑟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人刀子软但更狠,苏东坡无意惹大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eoy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