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YangSiR说事-2024.08.01.】 周四,杭州,晴
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社区里帮忙做些事情,大抵跟“义工”相近,但并非义工。
前两天的一个傍晚,跟着“帽子叔叔”一起上路查酒驾、查违停。当然怎么查处,是帽子叔叔的事,这是法律赋予给他们的权力。像我这样一类“帮忙的人”、帮着维持现场秩序的人,是没这个权力的。别说是我,就算是在那个单位里上班的辅警、协警,也同样不具备“查处违章”的的权力。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今天,执法机关的任何操作都必须在“法律授权”的框架内进行。“法无授权不可为”这是任何行政机关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理依据。
在红旗支路那家在本坊名气很大的“宠物医院”门口,我们发现了一辆白色违停的宝马车。车子停在马路边的禁停区域内,但车里没人。帽子叔叔在拍照以后,按规定将罚单贴在其驾驶室一侧的窗户玻璃上。正准备离开时,却听得执行处罚的帽子叔叔发出了一声轻微的疑问,“嗯?什么情况?”
另一位“叔叔”赶紧过去,“咋了?”
“这车的车牌有问题。”执行处罚的那位叔叔一边回答,一边从内部系统中调出相关信息,“这个车牌,登记的是一辆墨绿色的皮卡车。”
难道是个套牌车?当时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问题可就大了。
正打算通知车主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急急忙忙地从宠物医院出来,一边接电话,一边打开车门坐进去,准备驱车离开。
执勤的帽子叔叔上前拦住了他,向他了解这辆车的车牌情况。小伙子很明显有些慌乱,说了很大一堆,可就是没有回答“叔叔”提出的实质性问题。在我看来,他应该不是“解释不清楚”,我总感觉他这么做是故意的、有些装疯卖傻的意思。
“帽子叔叔”是见过各种大场面的人,当然不可能被小伙子那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给搞迷糊。在“叔叔”反复强调违法的严重性后,小伙子终于说出了实情。
原来,这货驾驶的这辆白色宝马车,已经有了多次的违章纪录。他为了逃避交通违法,在网上购买了一副车牌,用来替换原有的车辆号牌。本以为这样就能瞒天过海,却不想最终被查获。
因为其“实施使用伪造的机动车号牌”的违章事实,最终被交警部门依法处以罚款3000元、记12分、行政拘留5天的处罚。他的车辆当时就被执法部门的拖车给拖走了,人也被带走接受处理。
这下,搞大了吧?这个世界上,还真有这种奇葩的“人”和奇葩的“事”?如果不是亲历,我还真不敢相信。
客观来说,在我们杭州市辖的区域范围内,对于“违停”的处理,应该还算是比较人性化的。你比方说,在发现你有“第一次违停”时,“叔叔”会通过内部系统了解你之前的违章情况。如果以前没违章,那么在“第一次违章”时一般会接到短信通知,告知违停事实,并作出相应提醒。正常情况下,“第一次违停”不扣分,也不罚款。如果发现有第二次违停的情况,如果违停人在车内,一般会要求限期驶离违停区域,同样不扣分也不罚款。如果违停人不在车内,则一般会给出50元的罚单。当然,违停人也可以通过学习“交管APP”中的相关内容,通过答题来完成相应处罚。通过答题完成处罚后,可以免交50元罚款……
所以面对“违停”一类的轻度违章时,其实根本不用耍小聪明,也用不着投机取巧。这个“事情”里的这位小伙子,现在“安耽”了吧?耍了点小聪明,除了面临高额罚款、扣除一年12分外,不成想还直接把自己送进去5天……
这个奇葩的“决定”,代价可确实有点大了!我估计他自己也一定不会想到这“最终的结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