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飞鹅山的传说
逛石柱老街,还有一处不得不走的地方,就是老街尽头的飞鹅山。山与街近在咫尺,出则繁华,入则宁静,实属难得。
飞鹅山原名石柱岩山,从空中俯瞰其形如欲飞的天鹅,故名飞鹅山。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小小的飞鹅山,带给老街人的故事和传说却不少。
古色古香的迎客亭、风月亭,富有传奇色彩的侠女宫,寄托美好希望的财神庙、观音阁,石柱地标,葱郁的林相,沿着山脊线的游步道……从飞鹅山入口处拾级而上,山上山下风光尽览无遗。
侠女宫俗称陈十四娘娘庙,陈十四娘娘是浙南、福建一带民间广为信奉、颇有影响的地方神,传说祖籍福建,父为陈上元,名为陈十四,少时上闾山学法,广结姐妹英豪,古时相传福建古田县出一巨蟒,噬人无数,横行数省,百姓惶惶不可终日。陈十四约众结义姐妹携二胞弟,仗着艺高胆大与蟒蛇恶斗数月,终斩蟒蛇于鹫峰山中。百姓念其功,纷纷建碑立庙。解放前,石柱一带遭逢大旱,数月不降雨,眼看庄稼绝收,村民们群赴缙云献山庙,恭请娘娘于飞鹅山落位。
据说,娘娘请到飞鹅山没几天,当地就喜降甘霖。自此四邻八村百姓敬仰,香火不绝。记忆中的祖母是缠着小脚的女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年农历七月初六凌晨起床,用颤颤巍巍的小脚独步近20公里,和众多善男信女登上天鹅山朝拜陈十四娘娘。晚上众香客彻夜不眠,诵经念唱,名曰“靠山”。
随着祖母们的离去,对陈十四娘娘的信仰似乎在逐渐淡漠。
陈十四作为一个集儒、释、道、巫为一体的多重信仰神灵,她闪烁着人性的崇高,神性的光辉。有着特定历史和时空的文化积淀,这种“乐于奉献、仁慈博爱、正义无畏、孝悌从容”的精神内涵,是我们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具有独特的精神价值。(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