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942.于永正“五重教学”——重情趣

942.于永正“五重教学”——重情趣

作者: 小白记录本 | 来源:发表于2023-03-31 17:40 被阅读0次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情趣是认知的前提,教学过程中离不开良好的情感参与,否则就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于永正说:“我们的教育应该少一些包办,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导,少些理性,多些情趣。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这样的情感参与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不要歧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仅仅是文化课成绩不好而已。往往是那些差生毕业后记得老师,往往是那些差生毕业后见到老师会打招呼,往往是那些差生在关键的时候会帮助老师。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教育,是要把孩子们培养成一个‘人’。有能力,有品行,有自信,快的,健康的人。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就像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品行好,都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很好的生存。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他却不会解一元一次方程;陈景瑞是著名的数学家,他的数学教学却不受学生欢迎。 无论学生将来做什么,只要他有上进心,勤奋,好学,善良,完全能在这个世社会上很好的立足,有的可能还会成为行业的佼佼者。

一位记者对一位美国的总统母亲说:“您很了不起,因为您有一个了不起的儿子。”这位母亲微微一笑说:“您是说,我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我呀,还有一个同样了不起的儿子。”记着问:“他是做什么的?”这位母亲说:“他呀!正在地里挖土豆呢!”不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我们还要学会蹲下来看学生,理解学生的一言一行,感受他们的想法。用纯真的爱去引导他们,关爱他们。

第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

课前老师要和教材对话,把教材读懂,掌握好,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感情体会出来,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于永正老师每次备课都是先埋头读课文读啊,想啊,想啊,读啊,什么时候读出门道来了,什么时候兴奋来了,什么时候才可以罢休。这时候,他说即使不写教案,也能把课上的很好。

教学艺术是善待学生的艺术,是引导、点拨、鼓励、激励、期待的艺术。于永正老师就喜欢把芝麻说成西瓜,常常这样夸学生,“这个问题很难,你居然思考出来了,了不起。”“这段课文好不容易,你只念了两三遍就这样出色,了不起!”

其实,课上的有情趣说到底是由老师的综合素质决定的,这不只是方法的问题,学识的问题,创造能力的问题。

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司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师人格的作用。”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可以培养,而人格要靠影响,希望我们的教育少些理性,多些这样的情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942.于永正“五重教学”——重情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fbh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