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的铿锵玫瑰群线下见面会,对我的触动很大。在那里,我看到陈岚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恐惧与委屈,我听到志玲提出自己的困惑,我看到何静气定神闲地帮助大家梳理,但此次活动对我有最大触动作用的,就是静玉。
那天,她早早地到来,提着一个大西瓜和一大袋葡萄。一上楼就问服务员哪里有水(洗水果)有没有刀?我满意地坐享其成:在家每日5:30吃完饭,如果今天太晚,我的胃可能会提出抗议意见。当我没有照顾自己的实际行动时,静玉却做到了,你说我心里能不服吗?她说怕吃过葡萄手里黏,于是就把它浸泡在水里;切西瓜时,她会考虑如何把它切得更好看。她的细心周到、善解人意,让我对她增加了了解。
两人落座,她说感谢我指出了她的情感隔离问题。我听到了她曾经的自责与她自认为不够好的念头。我不禁脱口而出:情感隔离问题是人人都有的啊!她好似得到大赦,松了一口气。
当我有一段痛苦的体验,因为它过于痛苦,我需要用一种方法,来把它排斥到意识范围之外的地方。也就是说,那些痛苦的地方都在,但是我感觉不到它。换句话说,情感隔离对我们是有一定保护作用的,只有楼上跳下来的人或者用其他方式结束掉自己生命的人,情感隔离就不再起作用了。
看到静玉的释然,我忍不住对她说出了一段话。去年有一阵子,我觉察到群里姐妹互动时,我很容易忽略静玉的信息或内容。偶尔,丽萍在静玉的下面发言,会有意识地避免彼此尴尬,回应静玉之后而回应丽平。见证自己的选择性失明,我在咨询师面前做了分析,不太喜欢她的觉察日记比较空泛和理论化,也不知如何回答。而静玉的外表和说话模式,让我把她和我不喜欢的小姐姐的“虚伪”联系在一起,所以才会很勉强地搭话。
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此后我虽有意识地不再把对小姐姐的反感投射到她的身上。只是阅读、写作忙碌而紧张,群里也静悄悄地,所以也没啥交集。直到前天艳萍转述静玉的话说,在学习的课程里面,姐妹们都是陪伴某个阶段。我们这些姐妹,同城呼吸、同饮一江水,彼此知根知底又志同道合,多希望能够陪伴一辈子。那天,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也因此,第一个在玫瑰群响应线下聚会的号召。
就在这个夜晚,我还看到当陈岚倾诉的时候,静玉总是安静地坐在一隅,微笑着倾听,只在必要时插入那么一两句简短却又发人深思的话语。我突然意识到,上了许多课程的静玉在理论上不知甩我几条街,但她不显山不露水,低调安静地欣赏和看着大家,像极了一朵悄然绽放不争奇斗艳的美丽荷花。
看到她,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大脑、思维是何其地发达!仅仅因为她的一个点一个面的表现,我就在心中全然否定了这个人,甚至有些疏离!这是何等地虚妄与无知,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为自己此前的念头感到羞愧,也为重新打开双眼,见识到静玉的美好而惊喜!
也因为这次见面,我想到在曾奇峰老师的精神分析流派的课程里面提到的,心理学是一门关于关系的学问,仅靠看书或听课无法达到贯通,我们必须在关系里面进行实践和调整。也因此,有许多理论会说:老公孩子是镜子,家庭是道场。那么,我们能不能把道场扩大呢?
无论此前我们是学过精神分析还是智慧父母,不管我们是在“姐妹陪”泡过,还是在博睿智听课,流派、分支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践行,让理论落地吧!让我们在这个群里面真实敞开,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吧?
因此,我提议从下周开始(6.10--16号),我们按照微信号的排列顺序,两两一组,即第1-2为一组,第一位群友作为倾诉者,第二位群友作为倾听者,两人必须用打电话或者是微信语音聊天来进行一次30分钟的交流,内容不限。哪怕你无话可说,你就说“我没有试过在陌生人面前谈话,我觉得尴尬....”说吧,不要听下去。而第2位群友,以自己理解的倾听和共情方式来回应,做一组练习。
第2-3位为一组时,第2位作为倾诉者,第3位作为倾听者,同样练习。
第3-4位一组,第4-5位一组,最后一位“丽平”作为倾诉者时,第一位群友“周静玉”作为倾听者。
提出这样的建议,是为了让我们彼此学习,“同级督导”。即使我们的理论水平没有那么高,请相信“旁观者清” 。作为倾听者的你,哪怕只是倾听,一定会为他人带来映见、确认、与支持鼓励。在我做咨询的体验中,即使我说了很偏颇的观点,咨询师不会明确指出哪里不对,他只是继续提问,启发我自己思索。而有的时候,我确实太沉迷于自己的剧情,他不会有任何有改变我错误想法的偏激语言。这让我很放松,不怕被批评否定和评判,我在与他舒服的关系中,会反复咀嚼他说过的话,体会他的用意。也就是说,对错不重要,关系最重要。
咱们分组练习之后,有感触的姐妹们,可以把这次交流的体验发到群里作为作业。但如果你还没有达到那么敞开的程度,你也可以只跟你最信任的姐妹,点对点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让我们的理论落地,让我们碰触和感受一个真实的姐妹,是我们练习的第一步。
姐妹们,如果同意,请在后面接龙:
1、马林愿意在下周(6.10--16号),用打电话或者是微信语音聊天的形式,倾听刘志玲,向何静倾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