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导读:咨询就像放风筝。放得太猛,线会断掉;如果不用力,它又飞不起来。如何保持最大张力,又不会断掉?我会琢磨这事。不断平衡这个分寸。这是我的哲学。
关于完形疗法,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描述方法。他给出的是:自在,无边无际。
这种解说,和他是多么匹配。他看上去那么年轻,却声称自己“退休”了。他显得轻松洒脱,但不小心接触到的目光,又满含探究。他语音清脆,像笛音穿透竹林,快速漫延一片——似不经心,却很有况味。
觉察带来选择
CHINA.PSY:“完形”强调此时此地,所以我根本没准备提纲,我们就来此时此地漫谈吧。刚才在电话里,您提到忘带钥匙这事(忘带钥匙,被锁家里,请家人回来送钥匙),想必您有些烦躁或焦虑,正念会说,来,观察一下我的身体反应吧;EFT会说,啊,我在焦虑,我很烦躁;精神分析可能想,我潜意识里在防护什么,抗拒什么吗?那么完形呢?它是以何种视角呢?
叶斌:呵呵,说真的,我还真很少用完形去解释这些事件,可能用在自己身上比较困难。完形讲的是觉知。帮助人们活在当下,承担责任。关于带钥匙这事,我当时肯定是无意识状态,因为事情太多了,没考虑到这些细节;另外,我也将境遇放在别人身上了,要别人承担。因为家里有人就没事——通常情况下是有人的,如果我更有觉知,可能会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安排得更从容。生活中,我们就是这样,匆匆忙忙,被意识的流动带走。完形让我们清醒,其路径就是把我们做事的过程放慢,看看其中有多少盲目性。
CHINA.PSY:“清醒,把做事的过程放慢”,这听上去和正念有相似性?
叶斌:在心理学中,正念属于认知行为派,是对行为的练习,强调渐修。完形属存在-人本体系,有练习,但有某种顿悟,我更喜欢顿悟部分。
CHINA.PSY:能分享您的顿悟经历吗?
叶斌: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和老师在一起。我的老师将完形用得特别鲜活,很当下,随时随地。我记得上第一课时,我和同伴一起。他和老师做问答交流,配有翻译。当时同伴很焦虑,怕出错。有几次翻译时他可能没听清,显得很茫然。当时我几乎出于本能,帮他再翻译了一次。老师立即叫停,问你在干嘛。我说,他没听清,我再重复一次。老师说,你是在帮他?我说是呀。老师说,那我来纠正一下,如果说错了,你提醒我。说完,他来到我身边,对着同伴说:你这个小笨蛋,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我虽然觉得有些夸张,但立即有了觉察:当我们在无意识地做些事,看上去是帮助别人时,真的所有信息都是帮他吗?还是你自己想展现,想满足自己的优越感?他是否需要帮忙,你问过他了吗?或许你真的想帮他,但他是否舒服?因为你真想帮他,是想让他更舒服。后来老师帮我应证了这点,问同伴,当我这样帮他时,他的感觉怎么样,同伴说:很尴尬,因为觉得自己很蠢。后来老师就说,助人的第一原则就是:不助人。就像这次芦山地震,灾民有些就会提出,不要自以为是来帮忙,我们不需要帮忙。网上也有灾区学生说,我们不需要上心理课,我们很开心,因为可以不上课了!我们有“助人为乐”的传统,但其实更难做到的,恰恰是尊重对方的需求和感受,不要急于出手。
CHINA.PSY:要做到这种觉察确实好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意识到行动之间的速度,似乎太快了。
叶斌:完形强调觉察,就是要放慢这个速度。刚开始做练习时,什么事情都被叫停,简直不敢讲话,怕一讲就错,但必须经过这过程。
CHINA.PSY:为什么如此强调觉察,在方法上,完形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叶斌:有觉察就有选择,当你看到有选择时,就可以决定做还是不做。就谈助人。今天看到一个贴子,有人找朋友帮助,说要装个程序。朋友说我现在没空,等会再说。过了会再来时,他已经搞定了——很多时候,人只是偷懒,你的帮忙,只是纵容别人的依赖。所以要有觉察,这是一个方面。完形中还有很多觉察,对身体,对情绪,对话语的表达——总之,你会越来越敏锐。在操作上,是从情绪入手,但情绪是非常理性的,比如我讲的东西,是发自内心,还是只是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要有核实。它以情入手,但有觉察有理性。
CHINA.PSY:其中有分析和解释吗?
叶斌:有分析和解释,但和精神分析不一样,它强调所有的分析和解释来自于当事人。如解梦,完形也对梦进行工作,但完全是当事人的反应。它会将梦境重新演绎一遍,比如一盘面(他正在享用的),一颗树,让你分担不同角色,演完后让你自己去发现。咨询师完全是透明的,问一些恰当的问题,维持探讨的过程,但并不强加内容给当事人。
CHINA.PSY:您说在操作上,完形是从情绪和身体入手,会不会遇见很多困难——因为很明显,当今工业环境,人们的感官明显退化——这会否影响效果,让来访者失去耐性?
叶斌:你这个前提假设我不太认同。这要因人而异。我见过非常躯体化的。比如今天上午我的一个当事人,说身上痒,不舒服,他就是以身体呈现的;还有些以情感呈现,一说就流泪;另外有些很理性,很抽象,它可能有很多压抑的东西比如信任、不安全,这些人会需要更多的耐心。要有技巧地将理性防御减弱。当然,对完形咨询师来说,那些能以身体和情绪表达的当事人,工作起来确实会更容易。
CHINA.PSY:当您说到这些时,表现出强烈的兴致,而且从很小的事情中都能看到觉察,这是完形吸引您的原因?
叶斌:确实。我个人偏向清醒、清晰、敏锐、洞察。完形符合我的认知和价值观。但有些人就没有兴趣,比如喜欢萨堤亚的许多人,相对更多被其中的温情、爱之类的色彩所吸引。
CHINA.PSY:我很好奇,完形里不讲爱,不讲联接吗?
叶斌:首先得清楚,爱是什么?如果爱的定义是慈悲,不求回报的付出,那么生活中真正称得上“爱”的,是很少的。事实上,我们以爱为名,做了很多奇怪的事。比如父母也讲爱,但可能是控制、自恋;情侣也讲爱,但可能是依赖、投射。我刚看到宗萨蒋扬钦则仁波切的一段视频,讲得特别生动。大体上他提到佛家没有祝福婚礼的仪式,因为佛家讲真相,总不见得在婚礼上对新郎新娘说,你们此刻看上去很美好,也许三年后就没那么美好……这样说,肯定没人要听,但真实就是这样,所以要随缘放下、不执着。
CHINA.PSY:不强调爱,那么它更强调个体意义,个人价值的实现?
叶斌:强调有意识地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我们经常听到“难得糊涂”,一种是我选择糊涂,在当下可以帮助到我,其实这是不糊涂。另一些人是真糊涂:逃避,又无法承担结果。完形方法的基本路径是:觉察带来选择的可能性,选择带来改变的可能性。如果没有觉察你只有一条路。但完形不强迫你,如果看清了,你还是不改变,你还是走原来的路,虽然你行动上没有变化,但其实改变已经发生了。因为你是有选择性地走原来的路,你意识到了走原路的意义。在我的印象中,完形经常和日常经验反着来,它不用逼迫的方法。比如微博中有人对我说,她在婚姻中情绪经常失控。我第一个回答:情绪失控有什么不好吗?我觉得挺好,当你情绪很大,对方就会屈服。她回答说,不好,我的脾气太大了,很伤人。这样,她就会想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承担起责任,从而发生改变。但如果你用其它方法,叫她不要这样,要学会控制情绪,她可能就会说,我控制不好,是对方不好。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你会发现很有趣,这是两极的哲学。变或不变是两极。就像你刚才提到的,太理性的那种类型,在某个点上,当你使用助力,他就会出现感性变化。
叶斌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人员与机构注册系统注册心理师、注册督导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副教授。
长达三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培训的经验,擅长团体心理训练、人际关系和情绪问题的心理辅导,在企业管理心理培训、人事测评和员工心理援助领域也有丰富经验,是中国最早的EAP专家之一。 主要著述有《督导和反思:心理咨询案例集》、《关于成长--青春心灵自助手册》、《心理咨询师对你说》、《生存心境界》、《心理侦探》等书,曾为数十家报刊开设过心理专栏或撰稿,发表文章达百万字。
叶斌博士完形模式个人成长工作坊深圳首期开课啦!提前报名巨优惠!
姓名:king;电话:15724025178
文章来源:林紫心理机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