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五楼,朗读亭外面的藤椅上,等里面那个不用朗读亭却占着位的家伙,心里告诉自己:我以后不做这样的事!(指不占位)
很奇怪,我很少和人交涉这类事情,大概算不得温雅的天性,而是童年带来的怯和“随波逐流”:不一定要即刻进去,我可以用这段时间做点别的。
嗯,不是“我总可以用这段时间做点别的”,而是“我可以做点别的”。我不怨里面的人,因为如果生怨,倒不如直接推门,“同学,朗诵亭用吗?不用的话,我要用。”
这是好事吗?不好也不坏吧。为什么凡事要论“好”与“坏”呢?很多事情都只是天性使然。
我们现在犯的错,都是以前埋下的。就是抱着这种心情,我能原谅很多事情。木心说了:
原谅一切吧 反正一切都不值得原谅
又在说俏皮话!木心是一个爱说俏皮话的老头子。我喜欢他的俏皮话。
刚刚看陈丹青写的木心,心想:写作这事可真难,时间一过,心境一过,不写了,写不出了……
所以要写啊!
我有俏皮话:我总要写些以后不愿写的东西
不是不愿写了,而是现在时过境迁,人不一样了。彼时木心尚无闻于世,丹青写之。现木心是逝去久矣,那类推介木心先生的文章,写甚?
很多情也是这样的,不表达,以后真可能就没机会了。因为――时过境迁啊!那时想说的话,那时的语境没了,那时对面坐着的人……现在遇到的都不是了……
昨天写了一篇文章,写时觉得挺好,之后继续读书,读别人写的文章,忽然心想:哇!我写的那叫啥呀?简直羞死个人!
但好啦,写就写啦!我若再删,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不是勇者不是?
因为这个,我很原谅其他作者的,因我知道:他们大概也有我这样的感觉。(做同样的事,有同样的经历,就比较容易原谅)
原谅是一码事,阅读又是一码事,如果一直看这类文章,安于这类文章,人也就下去了。只是我看到时,会会心一笑,“这家伙!”
读书,要挑。挑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我之所以原谅前面的文章,是因为里面也时有好句。我挑好书,是按作者挑的。木心,我一跟到底!于是,相关的好文好句,一个个披现出来,喜不自胜!
克的文章,我也读。他是我的解毒丹,让我勇敢地一往直前,冲!
虽荆棘遍身――夸张了,其实大多情况是眼涩――吾往矣!
歌德的《歌德格言录》,实在是好!精辟中的精辟,精品中的精品。我想买,可惜买不到。(头一次遇到有书想买,竟没卖的情况)
《安徒生童话》,想看。也想买了放家里,给弟弟看。
我弟弟不爱读书啊,字也不识几个,想放《文学回忆录》给他看的,但里面一大堆作家和国家,一大堆他尚未经历的经验。不强求他。
其实倒也不是强求着他看书,我是想在家里的沙发啊、床头啊、阳台啊、桌上啊,放几本书。慢慢来嘛。只要让他知道有书这类东西,就好啦。
他不爱读书……挺可悲的。因为这个世界挺可悲的。
可悲的人事,无处安放、恍恍隔世的情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