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元旦结婚,计划这周末便往回走。
因为远嫁,回去一趟得以年为计量,所以带些什么回去很是伤神——多了,带不走,少了,又怕落下谁。
大张说:“小辈不用送,而你又是老幺,从下往上烟酒茶是不会错的。”也是,老父亲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孝顺老爹,酒虽不是最适合的,却一定是最讨喜的(父亲是煤矿工人,虽有痛风却改不了喝两口的习惯)。
“我爸还没喝过茅台呢,出点血整两瓶?”为限制消费,我家的政策是:小张消费额度是两位数,我和大张的额度是三位数,超过了的话,需要有第三方支持才行。
“行嘛!”大张是厚道的。
贵重物品得去靠谱的地方买才放心。巴巴地赶到了地方,被问“接到电话了吗?”
“接啥电话?”我一脸懵逼。
“我们是预约销售的,预约时间到了我们会打电话通知的。”
唯有严谨才配得上高价,我对服务生的态度甚是满意,便说“我订两瓶,大概要几天能拿到?”
“明年年底?”我怀疑我听错了。
“是的,明年底!我们今天才出去年十一月份的预定。”好吧,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
不是混名媛圈子的人,还是来一箱七两半的西凤实在啊!

有了买酒的教训,烟我便就近买。同一栋楼上有两家做这行的。C先生开了家很大的茶庄,兼营烟酒,人也是一团和气,出来进去见了面,都是哥长姐短地打招呼。几年下来,我们凡需要,给C打个电话或发个微信,就送上门来了,很是贴心。乚在楼下开了间便利店,也是有烟草许可证的。乚和大张是同学,都是车辆厂的子弟,女儿和小张同岁,是知根知底的人。但人都是有虚荣心的,同样的价位谁不愿意去气派的大店釆购呢?于是我说:“给C发个信息,让晚上带来吧。”
“你去乚店里拿吧。”大张说。
“这些东西不是一直在C那买的吗?”我不明白恋旧的大张怎么变了。
“乚的媳妇宫颈癌后期,你尽量去他那买吧。”原来大张常去光顾楼下便利店不是图方便啊!
平凡如你我,是没有多少机会去做慈善义举的,但不经意间展现一点“能帮一把是一把”的善良还是可以做到的。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便是美好的人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