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曾经心理学的老师说过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体验感受。
那么感受是什么,是你感知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保持互动的一种重要途径。当一个人感受麻木、无法感受外部世界,与外界隔绝时,往往在心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自虐者之所以用刀划伤自己,那是他需要用疼痛唤醒自己的感官通道。
扯得有点沉重与遥远,今天只关注孩子。因为疫情的原因,和两个娃娃天天浸泡在一起。有关孩子感受的回应公式:倾听 + 感受关键词 + 感受表达
场景:一起玩电子游戏 。姐姐说: 弟弟就是个笨蛋, 我让他躲到车的右边, 他偏偏不听,结果我们失败了。
感受的关键词:生气
感受的表达:你听起来很生气
这感受回应公式是一种安慰,帮助孩子缓和一下情绪,用情绪关键词让孩子了解你的理解与认同。
但往往做父母的总是忍不住,要急于给出建议和答案,那要不要给出建议呢?我的答案是,不要希望凡是都能立杆见影。
如果立即给出答案的建议,可能场景如下:
姐姐说:弟弟就是个笨蛋,我让他躲到车的右边,他偏偏不听,结果我们失败了。
妈妈:你听起来,很生气
姐姐:是的,他就是个笨蛋,每次都这样
妈妈:好像也不是每次吧?你在这么大的时候,左右也会搞错,多教他几遍就好了。
姐姐:哼,我就是很生气,不和你说了。
妈妈:好了好了,没多大点事情,至于吗?如果不开心,以后就不要一起玩了。
试一下,角色互换一下,如果让你做孩子,让孩子用你平时的话语来应对,你的感受如何?
我们要做的就是倾听+回应孩子的感受,试一下魔力有多大!
如果实在当你不能忍受,想把正确的方法告诉他时,我们需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努力,避免说“ 如果这样做,会变得很简单”。因为即使孩子做成了,也没有成就感,反之做不成,则会挫败打击自信,认为自己连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
那该怎么提建议呢?我们可以用“这可能有点难”来开头,再加上“有时候。。。。会好些”这样的句式。
例如,“教一个小朋友在复杂的游戏中,又要防御,又要拿装备,然后快速的认清左右,确实不太容易,有时候教小朋友一起游戏时,选择的难度降低些,或许会好些”?
网友评论